12月20日,薇娅因偷漏税被罚13.41亿元,登上了微博热搜。不少网友表示上一次看到13亿还是在人口普查,不得不说贫穷限制了想象,。现在,留给外界的悬念是,李佳琦会被罚吗?

那么薇娅事件对直播行业有何影响?
从行业格局上看,品牌和渠道的战争一直在持续,对于品牌商而言,头部主播过于强大,这就使得品牌比较难受,甚至影响品牌的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直播的主播矩阵可能会发生洗牌,品牌可能会开始尝试各种各样不同主播的效果,甚至进驻店播。总体而言对于品牌方是好事情,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
直播带货本身不会有大问题,但头部主播越来越强的格局是有问题的。未来对于其他主播而言,平台、品牌都倾向于他们去做更多内容向的直播,而非仅仅索要折扣。总的来说,直播电商还会继续发展,但未来或更注重去中心化、个性化、内容化。
上周末,不少人都在吃娱乐圈“老王”的瓜。随着瓜熟蒂落,众多一线大牌纷纷与该艺人解除签约。这一年娱乐圈的瓜可谓是不少,吴某、李某、王某等优质偶像纷纷出事,频频曝出失德消息。明星人设存在着很大风险,虚拟人物能否成功上位成为新风口?
近期,央媒和各大电视、视频网站都在推虚拟人,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未来虚拟人代言会成为新趋势。据了解,爆火于抖音平台的虚拟人IP柳夜熙在推出短短三天内涨粉230万。从10月31日推出至今,其粉丝已超过1600万,第一条视频已有358.1万点赞量。同为虚拟人IP的洛天依目前同样颇受关注,其在B站的粉丝量达260万。获赞数为597.7万。
除此之外,已有多个上市公司拥有虚拟人物并投入运营中,其中包括腾讯控股、哔哩哔哩、斗鱼等,多家上市公司拥有海量IP库,可通过虚拟技术将IP库转换为虚拟人物,如中南传媒旗下中南天使已拥有唐三、小舞等知名IP。

元宇宙或将以虚拟人物为切入点。根据头豹研究所数据显示,当前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已超2000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2703亿元,而其中身份型虚拟人将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
据了解,有八成网民为虚拟偶像每月花费在1000元以内,其中近三成网民每月为虚拟偶像花费500-1000元。此外,也有14.6%网民表示愿意每月花费1000-2000元支持虚拟偶像,而愿意为虚拟偶像月均消费在2000元以上的占比为5.4%。
不少机构认为,虚拟数字人时代已经来临,预计未来元宇宙中的AIGC将会越来越丰富,基于AI驱动的虚拟数字人也会越来越多。而在时代加速更迭的背景下,虚拟偶像具备吸引不同受众群体并获取流量的潜力,伴随着上游各环节技术逐渐成熟,下游商业变现渠道不断拓宽,行业未来空间值得期待。
业内人士表示,虚拟人物也需经历长期投入,才能形成市场认知累积效应,当前虚拟人物还属于小众消费群体认可的范畴,随着青睐虚拟人物的受众群体逐步成长成熟,新的消费偏好逐步取代现有的消费偏好,有望在未来5年到10年内看到一些知名虚拟人物与知名艺人公开同台竞技的局面,行业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