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相互宝公告表示,为更长远保护所有成员权益,经过慎重思考和讨论,将于2022年1月28日停止运行。

作为互联网保险创新之举,到现在草草收场,也许从一开始,其命运早已命中注定,但真正到来之际,还是让人惋惜!
自公告之日起,成员不再参与互助分摊,原定于公告日扣款的分摊金及2022年1月的两期分摊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
包括美团互助、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等在内,今年至少有10家网络互助平台关停

相互宝关停还留了个小尾巴,最后推荐了大家一个“替代”的保障方案
送几十块的红包,还免费拿3个月的保障,要不要买呢?哞哞建议不要了,
它所提供的就是个一年期的重疾险,或防癌险,没多大保障价值的。
关于相互宝,网友评论也是褒贬不一。
不少网友表达对相互宝的不舍和惋惜。在相互宝里的“爱心足迹”社区,能够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受助人留言。
也有网友认为互助宝是“骗子”,挣了名声和管理费,说关就关,感觉自己交了智商税,要求互助宝退钱。

无论如何,哞哞认为它的出现至少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了能够治大病的机会,拯救了部分家庭,这点功劳是有的。
至于相互宝为何关停呢?
最直接原因是监管强制要求的,相互宝虽说是网络互助,但底层跟保险没啥差别,对标的是保险公司的重疾险。
但保险公司有银保监会监管,而相互宝做类似的生意,一直走在合规性边缘——现有保险的监管条文无法适用,资金流动也不像传统保险资金那样被监管。
监管环境不一样,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肯定是不公平的,不合适的。
同时网络互助的机制是很难刚性兑付的,监管成本巨大,发生纠纷时,用户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也就是说,当它走向死亡时,它也可以将赔付的责任甩得一干二净。不像传统的保险公司破产之后,有保险保障基金兜底,用户的权益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用户60 岁自动退出相互宝,在60岁后最需要的保障方面一片空白。
另外,从商业模式上看,网络互助的模式单一,仅靠管理费维持运营,对各家公司的商业意义越来越小,经过长达7年的市场教育,网络互助启蒙用户保险意识的使命已经完成。
所以,监管层最后决定还是得回到保险这条路上,一方面有利于保险行业更规范的运营;另一方面,也为普惠保险的进一步渗透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相互宝一开始加入的时候,大家都在等待期里,所以大家感觉花很少的钱。
随着时间越长,生病申请赔付人数越来越多,大家分摊金额越来越高,钱越扣越多,退出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用户减少,大家的分摊费就越高......
2019年底,相互宝的大病互助计划全年用户实际分摊金额为29元。
到了2020年,这个数据为90.5元,翻了3倍多,而到了2021年的前9个月,就到了108.63元,预计2021年全年分摊金额在150元左右。
后期不断增加的分摊费用让参与的老铁有口难言。

相互宝的关停,普通老铁最大损失倒不是之前分摊的费用,而是面临“裸奔”的风险——没有产品保障了。
几年过去,如果身体出现一些小毛小病,很难再去买到其他的保险产品,或者年龄大了面临着保费增加的尴尬境地。
所以,如果一些基础保险,比如像是医疗险、重疾险之类还没有配的,趁着年轻、身体还不错,还是要积极配置。
当然目前相互宝的规模不大,关停影响不了什么,对于保险行业仍构不具有挑战性。
但是确实利好保险行业,未来互联网保险潜在利空保险公司的雷已经排除,保险行业专注保险发展将会很好的发展。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