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告别2021年,进入新的一年,市场期盼的“春季躁动”行情还能如约而至吗? 2021年核心资产集体回调,上游资源品涨价带动的周期领跑,新能源产业链估值不断拔高,市场风格极致化,个股和行业大幅波动的特征明显。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小盘成长、创业板指、中证1000、中证500等指数呈现震荡上行走势,涨幅均超过10%。 而大盘成长、上证50、中证100、消费龙头、医药龙头等指数呈现震荡下行走势,除大盘成长全年持平外,其余跌幅均超过10%。 展望2022年,美联储等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转向,与疫情反复带来的不确定性,成为市场面临的两大突出风险。 世界经济复苏尚不稳固,一旦货币环境过度收紧,全球股市可能经受政策“紧缩”带来的震荡。 受国际能源价格高企、全球供应链梗阻等因素影响,全球通胀明显攀升,其中美国通胀压力尤为显著。 2021年1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8%,创近40年来最大同比涨幅。为抑制通胀,美联储同年12月宣布加速“缩表”,且2022年可能多次加息。行情还能躁动得起来吗?
从历史上看,美联储货币政策进入紧缩周期往往引发全球主要资产价格变化,股市可能在短期内剧烈震荡。 特别是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会面临资本外流、本币贬值、国内风险资产价格下跌等不利冲 A股的“春季躁动”行情还会来吗? 哞哞个人认为大概率是会来的。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稳增长成为2022年中国经济的主基调。 稳经济需要货币政策的支持,12月以来全面降准叠加1年期LPR调降,流动性方面转向相对宽松。 央行四季度例会继续要求货币政策工具“更加主动有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可以预期短时间内货币政策仍会保持。 同时,国家各部委陆续研究出台政策,稳地产、促消费和新基建成为三大抓手。房地产政策边际调整,财政支出提速,显示政策端“稳增长”也开始发力。 虽然新年前后,基本面数据依然相对比较平淡,但政策力度已经逐步增强。 一旦经济数据企稳,一季度将延续21年四季度经济见底回升的趋势,市场对未来的预期也将得到修复,这对于A股春季行情是比较有利的。 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偏股基金发行再度超过2万亿,创历史新高。 房住不炒、刚兑打破、金融产品净值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居民的财富持续向权益类资产倾斜。基金发行上新台阶,单月1000亿~2000亿份发行已成常态。 截至12月31日,正在发行和准备发行的权益类产品合计119只,超过2021年四季度月度平均水平,其中不乏百亿明星基金经理。行情还能躁动得起来吗?
不过与去年1月新基发行5000亿份的天量相比,由于基金收益不理想,估计今年新基金发行规模很难达到去年年初的高度,这可能导致今年的春季行情力度偏弱。 目前主线还不清晰,配置上还是要偏均衡,春季行情布局的三个方向,哞哞认为: 一、经历过调整的高景气、高确定性方向,包括军工、半导体材料、先进制造等。 出于对业绩兑现或者持续性的担忧,这些行业近期震荡回调,长周期来看配置性价比逐渐凸显。如果开年后其高景气能够进一步获得确认则有望结束调整开启新一轮行情。 二、去年表现很惨,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有望“困境反转”的企业。包括部分地产产业链的优质龙头企业,港股互联网龙头等。 三、政策发力支持的方向。包括新基建、绿色低碳、农业(粮食安全和种业等)方向。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阅读

本文行情还能躁动得起来吗?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