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美联储公布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可能会比预期更早升息,叠加经济景气度不及预期,美股先跌为敬。
对于A股短期的扰动还是比较大,今天3大指数也是开盘之后一路下行。
开年之后,连续的下跌,相信各位小伙伴的基金账户多少受到了冲击,除了极少数人外。
再看看网上股民们的2022年新年愿望,已经从赚大钱改成回本。

确实很多投资者不怕涨得快、就怕跌的猛,遇到大跌就想卖。
这不正是常说的追涨杀跌的心态吗,而这种追涨杀跌会强化趋势的延续,放大一些利空的悲观程度。
股价的波动,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在事中和事后找到合适的解释。但是即便如此,大多数的波动也都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或者说无法通过做波段来规避的。
这也就意味着,在长期投资中,面临股价的剧烈波动是很常见的。
哞哞认为有一点是要注意的,就是要保证操作的前后一致性。
例如要避免的就是在下跌中总想补仓摊薄成本的行为,在交易的时候、尤其是买入的时候,一定要极力避免盯着成本价去做交易。

因为当下买入股票买的是这家公司未来的价值,和你过去买入的价格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如果只是盯着成本价,那更多还是玩数字的游戏。
对于止损,不同的投资者有着完全不同的思考和解释,为什么要止损?
更多是出于认知偏差,也就是说对于企业价值的认知有偏差,这家公司不似预想的那样能创造价值,或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减弱了,那么会止损卖出。
最经典的是巴菲特老爷子的一句话,巴菲特的两条原则,第一条是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条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巴菲特老爷子这么说的原因,是要求买企业要买的便宜,而不是真的做到不亏钱,巴菲特这么多年割肉出局的投资也有很多,即使买的“足够便宜”也照样会亏钱。

这句话怎么理解?
这又要回到风险层面了,很多人觉得下跌就是风险,哞哞理解的风险是“下跌以后很难再涨回来”,也就是的可能性才是真正的风险。
由市场情绪和流动性扰动带来的下跌本身并不可怕,因为未来还会新高,还会带来不错的回报率。
而真正的灾难来源于,跌下去以后可能多年都不会再回到现在的价格,甚至可能是永远的高点,一些短线妖股可能就是如此。
基金投资也是一样,对于风险的无知,可能是最需要值得警惕和思考的。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