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展望2035年,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这意味着,国内将从2020年的大约7.9万亿,增长至2025年的12.5万亿,未来市场空间很大的。
那么从投资角度,该如何理解数字经济的投资机会?
首先需要理解数字经济到底是什么,百度上的定义: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
简单来说:数字经济就是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更有效地资源配置的目的,是市场经济在信息技术大发展时代的进一步升华。
我国的数字经济已经有相当的基础,从这个规划来看,是要提升和加强。
从具体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了八大领域,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范畴非常之大,网上购物算一种,快递公司的自动派单机器人算一种,洋山深水港的全自动码头算,所谓的新零售也算。但核心技术是什么?说到底离不开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说到这里,有一种感觉,炒作“数字经济”不容易,因为范畴太大,软硬件网络服务商五花八门,发力点分散则难形成整体的板块效应!

不过如果细看一下发展指标,IPv6、千兆宽带用户数、服务规模、工业互联网等指标,大体上有个数,确实是个宏大的目标,基础设施和工业互联网这样的专精特新可能还是重点。
不过从五年的角度来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心急的估计要失望。
此外,着重强调了新型数字生活,明确提到了超高清、虚拟现实、云游戏等应用场景,属于新的亮点。
虽然元宇宙概念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传媒和计算机板块的炒作,但目前炒作主线依然集中于一些并未开展实质性业务的辣鸡企业。
而与数字经济紧密相关的云计算、信创、5G板块的许多优质企业却仍没有形成反应,甚至不少企业还在逆势下跌。
因此,如果从政策角度出发,数字经济板块具备成为下一个市场主线的潜力。
从二级市场来看,目前市场对此仍没有形成预期,还没有单独成一个概念(市场还没看到这个风口嘛),只是有一些内涵中的子行业概念,比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
所以,哞哞认为这里面的预期差将有可能成为接下来的投资机会。
那么市场上有没有相关的基金呢?
由于时间有限,哞哞只是粗浅研究了市场上相关的被动指数基金,其它有待日后细细分辨。
目前市场上有数字经济ETF,但数字经济ETF是不是数字经济正确的切入方式?得看看!
这个ETF跟踪的指数是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从该指数的十大权重股中可以发现,入选的公司多多少少和数字经济有点关联。

比如东方财富,网上买基金,也算数字经济,至于别的重仓股大多都是科技股。
整体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科技混搭的指数基金。
数字经济范畴如此之大,软件、电子、AI、计算机等其实要说都沾边,从目前的范畴来看,云计算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子概念之一。
从云计算指数的十大权重股来看,不管是支撑金融数字化的恒生电子、ERP和工业互联网龙头用友网络、建筑数字化的广联达、数字办公的金山办公
还是5G基础设置建设的中兴通讯、边缘计算的中科曙光等都是比较契合数字经济的投资标的。

如果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那么云计算指数基金可能有中长期的表现空间。
数字经济这个领域范畴很大,而且周期很长。如果想急功近利地找到发力点立即获得短期超额收益,显然不现实。
但如果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的必然实现,受益目标是可以预期一下的。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