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四季报进入高峰期,顶流基金经理的投资思路继续出炉。
易方达张坤
张坤的四季报今天出炉,管理规模仍有千亿,达1019.35亿元,相较去年三季度末,减少了38.13亿。
四只基金在去年四季度仓位均出现上升,四季度末仓位均处于94%以上,维持高仓位运作。
其中易方达蓝筹精选的行业配置上,增加了科技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金融、医药等行业的配置。
十大重仓股方面,加仓腾讯控股,成为第一大重仓股;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均有一定比例的减持,不过增持了洋河股份,对于白酒板块的总体持仓基本保持不变。

在季报中,张坤对于市场的态度,显得越发笃定,季报观点也越发精炼。他表示“要做好投资,更重要的是盯着赛场,而不是盯着记分牌”。
“我们认为,经过了2021年的估值消化后,一部分的优质企业估值已经具有吸引力,在3-5年的维度内,企业的业绩增长大概率会投射到其市值的增长中。”
睿远傅鹏博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的管理规模为326.88亿,与三季度相比,增长了7.17%。
组合股票继续维持90%以上的高位,与三季度相比也有小幅上升。
持股集中度变化不大,前三大重仓股分别是:三安光电、立讯精密、中国移动。
其中,加仓三安光电,买入港股的中国移动,减仓了锂电池板块的新宙邦(退出了前十大重仓股);其它持股只是微调,国瓷材料持仓比例首次进入了前十位。

从行业配置来看,依然是建筑材料、化工、5G通信和新能源等板块。
总结一下,傅鹏博依然坚守自己的投资理念,偏好科技成长方向上的龙头公司。
重仓的标的除卫宁健康和万华化学外,其余估值偏贵。相较估值,优先考虑公司的成长性。
看好高增长企业持续成长的稀缺性,重点关注新能源、军工、新材料、高端制造。
过去1年,市场风格不利于龙头价值股,睿远成长价值亏了7.53%,不过还是跑赢了沪深300指数。
好在我们A股的风格向来不断轮转,有可能随着今年的变盘,该基金今年会有翻转的表现。
广发刘格菘
1月20日,刘格菘披露了旗下部分基金的四季报。
其中,代表作广发小盘成长在去年四季度小幅降低了股票仓位,股票市值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从三季报的93.79%降至89.59%。
前十大重仓股方面变化很少,主要在新能源板块内部进行了调整,减持了隆基股份、亿纬锂能,加仓了晶澳科技、小康股份等个股。
晶澳科技从三季报的第九大重仓股跃升至第一大重仓股,增持了343.69万股,增持后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8.76%。

对于2022年,刘格菘认为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时期,不同资产处于不同的景气阶段,因此市场风格分化的局面大概率将会延续,
对于“全球比较优势制造业”这个方向资产的成长持续性、盈利增速预期依然很乐观。
给出的理由是:已经建立了全球比较优势的制造业龙头公司,其企业家领导力、产业聚集下的先进制造能力等因素打造的“护城河”还在不断变宽。
他判断未来在光伏、动力电池、储能、面板、化工新材料、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等方向会有更多的世界级公司出现。
银华李晓星
李晓星、张萍、程桯共同管理的银华大盘精选两年定开公布的四季报显示,截至四季度末,该基金股票仓位为92.28%,与三季度末95.48%的股票仓位略有降低。
在行业配置方面较为均衡,新能源、食品饮料、医药、银行等均有配置。
前十大重仓股方面,有比较大的变化:
山西汾酒、分众传媒、宁德时代、泸州老窖、五粮液、伊利股份等六只个股新进前十大重仓,山西汾酒成为第一大重仓股。

而平安银行、智飞生物、泰格医药、紫金矿业、比亚迪、东方财富等则被调出前十大重仓股。
明显可以看出来,李晓星在去年四季度大举加仓白酒,原因何在呢?
李晓星说到:因为看见了“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改革信号的明显,强化了中长期业绩确定性”。
展望未来两到三年的维度,李晓星认为有接下来有三件事是会发生的:一是新冠逐步的流感化;二是经济逐步的上台阶;三是流动性逐步的回归正常。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二级市场是公平的,每一类的资产都会有自己的表现时间,优秀的公司无论大小,只要业绩持续兑现,最终都会被市场认可,只是时间的问题。
对2022年的市场观点可以总结成两句话:“碳中和、稳消费,聚焦核心资产”。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