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市场风格切换很快,前期涨幅较多的新能源、锂电池、电子等板块近期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而前期下跌较多的中字头基建、地产、券商等板块涨幅较大。
在宽幅震荡的市场中,别说我们普通投资者赚钱难,前期备受追捧的明星基金经理也纷纷折戟沉沙。
投资时候,时刻警惕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市场风格,非常重要。
按照两种不同的维度划分,市场中的股票可以被分为大盘风格、中盘风格和小盘风格;也可以被分成价值风格和成长风格。
在A股,基本上3年左右一个周期,市场在两大风格里切换,即价值和成长。价值对应的就是大盘蓝筹,成长对应的就是中小创。

板块的轮动和信用周期高度关联。在信用扩张的阶段,市场偏向中小创,而信用收缩的阶段,就是蓝筹股占优的时期。
而国证指数公司就根据这样的分类方式,选取符合标准的成分股组成了六个市场风格指数,给投资者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参考指标:
我们在国证公司官网分别搜索:大盘成长、大盘价值、中盘成长、中盘价值、小盘成长、小盘价值,就能搜到相应的指数。
判断风格没那么简单,即使某只基金的风格是相对稳定的,市场风格却是多变。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数据中觅得一些蛛丝马迹。
关于如何预判市场风格,总结了一下,大致可以从这3个方面考虑:
1.市场风格的惯性
从A股市场的历史市场风格变动中可以发现,一种风格可以持续个好几年,具有明显的惯性。即,最近市场什么风格,下个阶段还是这个风格的可能性较大。
2.风格板块的估值
这是从市场风格的转换来考虑的,如果某种风格板块一路涨估值过高且维持了较长一段时间,后面风险就比较大,如果某种板块一直不涨估值极低,反弹或反转的可能就比较大。
3.宏观环境因素
同一类风格的股票往往受某种宏观环境因素同样的影响,比如,无风险利率下降时,对成长、小盘风格更有利;无风险利率上升时,大盘、价值风格通常更有优势。
每个时期关键的宏观指标未必一样,但这几年来10年期美债收益率是最值得关注的指标。
根据券商研报显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和A股价值股相对成长股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走势相关性较高,而且美债收益率相对提前。
如何应对市场风格切换?
如果你有能力识别市场风格,且有能力预测变化。可以根据市场风格,选择该风格的基金去配置。
好处就是踩对了会比较顺风,心理上也容易承受,可以获取更多的风格收益。坏处是如果市场风格来回切换,很容易被来回打脸,并产生很多手续费磨损。
如果你识别不了市场风格,可以只配置那些你认可的风格,通过长期持有确保该风格产生效果。
如果你不想频繁切换,那就均衡的配置不同风格基金,东边不亮西边亮。可以让我们在权益配置上少出错。虽然算不上是盈利最多的“上策”,但至少是能让我们少出错的“中策”。
当然,合理的仓位管理很重要。
历史经验表明,春节后至两会前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A股整体表现并不差。
短期内市场风格或进入平衡期,前期持续下跌的高估板块有望迎来超跌反弹。中期来看,稳增长仍将是一季度的主线,低估价值股有望继续领跑。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