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的赛场上运动健儿们为国争光,英姿飒爽。
其实,投资基金和冬奥会项目还真有点像,那就让我们来一起盘点下基金的几个“冬奥项目”。
项目一:花样滑冰
花滑运动员们经过辛苦的备战,在赛场上穿着冰刀旋转、跳跃,留下的一条条线,在冰面上构成了优美的图形。
基金经理们经过多年的耕耘,也在净值的轨迹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曲线。
有部分“画线派”基金经理,近3年的走势也画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图片来源:天天基金App,不作投资推荐)
所谓的“画线派”不是哪个武林门派,但想要在震荡行情中做到管理能力突出、回撤控制的比较好、产品净值持续走高,却需要像“武林高手”一样修炼内功。
借助天天基金的“条件选基”功能,根据近3年的阶段收益率大于200%和最大回撤在15%以内等指标,你也可以像“教练”一样,选择属于你资产配置中的“运动员”。
项目二:滑雪
滑雪项目惊险刺激,运动员们在赛道上或转弯,或跳跃,还伴有一些高难度的空中动作,看得大家畅快淋漓。
而我们偏股型基金指数作为众多偏股型基金的代表,也有着一定的波动性。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统计区间2012/1/1-2022/1/27,不作投资推荐)
回顾近10年偏股型基金指数的走势,我们也不难发现:
虽然在前行的过程中出现过不小的回撤,但把时间线拉长来看,在回撤之后也会出现更加强势的反弹。
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慢慢超过了沪深300指数的涨幅,奋勇向前。
运动员的深蹲是为了更好地蓄力前进,投资基金也是如此。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之事是发现湿雪和长长的山坡。”
时间的赛场没有终点,投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我们在投资中需要做的不是频繁切换赛道,而是沉下心来去研究这条赛道,以及通过调整投资姿势,在属于自己的投资策略中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项目三:冰壶
与众多追求速度的项目不同,“冰上象棋”这门运动更考验耐心和策略。
如果您在资产配置中持有债基,可能更有体会。
虽然没有偏股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波澜壮阔”,但在长期资产配置中,债基起到了很重要的“打底”作用。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2/1/27,不作投资推荐)
去年震荡的行情诸多朋友可能深有体会,很长时间以来,债基都是以比偏股型基金更出色的回撤控制闻名于基金圈。
可从近6个月和近一年各类基金指数的表现来看,债基的收益也让人眼前一亮。
在去年的大部分时间,不仅跑赢了许多基金,中证转债和纯债债基两个指数也顺利跑赢沪深300指数。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2/1/28,不作投资推荐)
项目四:冬季两项
“滑雪+射击”这两个搭配可谓是一张一弛,一动一静。
在基金界,有这么一类产品也是“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固收+”基金以利率债或者高评级的信用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作为打底,再由基金经理们加上股票,打新,可转债等策略来博取更高的收益。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2/1/27,不作投资推荐)
很多可转债类的基金作为“固收+”的一类,在近一年的表现中,似乎也不输给许多偏股型基金。
从去年的规模来看,很多基金四季度的规模都比三季度有了大幅度增加,有些基金规模在3个月内甚至翻了3倍。
看来很多“聪明的投资者”,嘴上说着不要,实际在偷偷加仓啊。
项目五:冰球
冰球是一项团队合作的项目,就像基金经理们的背后其实也有着很强大的投研团队。
如果说金牛奖是衡量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们共同铸就的荣誉,那么多个基金经理的配置组合是属于配合默契的搭档。
他们有人擅长高成长,有人擅长低估值,多策略间相辅相成。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2/1/27,不作投资推荐)
这些基金的规模有上百亿的,也有一个多亿的,并不是人数多管理的规模就一定大,二者之间并没有太大的规律。
但从近一年的收益情况来看,有些基金涨幅超过了50%,看来“1+1>2”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北京冬奥五环一起向未来,基金的资产配置也要环环相扣。
巴菲特的“五环”是:好行业、好企业、好价格、长期持有、适当分散。
我们普通投资者在做资产配置时,不仅要做到短期、中期、长期的资金合理规划,还要做到股票型、债券型等高低风险均衡持有。
此外,选择好赛道、管理能力出色的基金经理、长期持有,也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复盘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为了帮助知行合一做规划。
投资不像比赛,在短时间内就分出输赢,更多是在考验投资者们在市场波动之中心态、耐力和眼光。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