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以来,因被举报“财务造假”停牌6年之久的葡萄酒生产商王朝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补充发布了2012年至2018年的半年、年度报告,疑似为港股复牌做准备。而停牌期间,王朝酒业业绩一路下滑,除税后溢利更是连续8年为负。
停牌6年后,王朝酒业“迟到”多年的业绩报告,终于与投资者见面。此次停牌源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的匿名举报信事件。其实早在举报之前,王朝酒业就已隐现颓势,而匿名信举报引发停牌,则成为王朝彻底崩塌的导火索。如今退市在即,王朝酒业已无力挽回大局。
密集补发财报,8年亏损终于官宣
01
根据王朝酒业公布的历年业绩,从2011-2018年度,王朝酒业全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1亿港元、11.54亿港元、8.74亿港元、6.69亿港元、6.27亿港元、4.52亿港元、3.83亿港元、3.45亿港元,营收规模呈现出逐年收窄的状况;而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亏损额,从2011-2018年度分别为0.04亿港元、1.07亿港元、5.52亿港元、3.94亿港元、2.06亿港元、1.01亿港元、1.34亿港元、0.79亿港元。虽然亏损从13年到达顶点后有逐年下滑的趋势,但是如果连同2011年亏损402万港元在内,王朝酒业连续8年亏损终于官宣定调。
持续八年营收下滑、净利润亏损,放在大部分企业都是不能承受的,何况是像王朝酒业消费类企业。因此,王朝酒业的资产负债率也一路飙升,从2012年的31.54%上升到2018年的79.56%,经营困难最终还是导致了偿债困难的局面出现。
王朝酒业截至2018年末净资产中现金和现金等价物7127万元,应收账款及票据3270万元,这两项总和为1.04亿元;负债中,短期借款高达1.96亿元,各项应付费用总和高达2.6亿元,仅仅这两项负债总和4.55亿元。这就意味着王朝酒业已经面临偿债困难,需要不断的借新还旧,如果一旦有资金抽贷,公司则彻底面临没钱经营的困境。
五封举报信,停牌六年多
02
而王朝酒业的崩塌,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由5封举报信导致被停牌6年多。从2012年末开始,王朝酒业当时的核数师普华永道陆续接到3封针对王朝酒业若干交易指控的匿名信;2013年3月,该公司停牌并委托安永会计事务所进行内部调查,之后安永和普华永道又相继接到2封与之前指控内容相近的匿名信。
在关于王朝酒业的5封举报信中,王朝酒业被指控联合几名客户虚构销售收入,并在江苏太仓和福建漳州的仓库中囤积了价值约5亿元已经不适宜销售的货物,这宗近5亿元的虚假销售直接导致王朝酒业6年多的停牌。
受此影响,彼时的合作伙伴人头马连续两个财年减持,从2012年3月开始,陆续减持1590万欧元和1090万欧元。减持后王朝酒业品牌估值仅为3200万欧元,对比2010年最高峰时25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估值,已经跌去将近9成,这期间也仅仅过去了两年时间。
王朝崩塌容易,复辟艰难
03

目前离退市期限已不足一周时间,此番王朝酒业密集公布年报数据,很可能就是王朝酒业为了最后的复牌希望而做出的挣扎,只不过王朝崩塌容易,复辟艰难。
2018年2月,王朝开启内部竞聘机制,并以希望此重回行业视线。经过一轮竞聘上岗,王朝的营销团队由316人变为194人,30%的调整幅度,这在王朝从未有过。正式启动机制改革,对于市场部、产品部和销售部门重新洗牌规划,意在打造从市场反馈到产品设计和营销落地的闭合环,重振王朝酒业的销量。
然而,公司体制层面的改革尚未见到成效,王朝酒业却被爆出质量问题,彻底摧毁了王朝酒业的复辟之心。
2018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标称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生产、天津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武清分公司销售的王朝解百纳干红葡萄酒含有不得检出的甜蜜素。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的合成甜味剂,不允许使用在葡萄酒中,葡萄酒中检出甜蜜素可能是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口感,购买原酒添加所致。于是,王朝购买原酒就成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品牌形象也一落千丈。
如今的王朝酒业先失市场份额,后失产品质量,连年亏损而且负债累累,独剩一个低迷了近十年的品牌。王朝未竟,霸业难成,王朝酒业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