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频道: P2P / 其他 /

加入“基金会”和“项目”的会员,只要缴纳几元、几十元就可获得数百万元报酬……6名诈骗分子以“民族资产解冻项目”作幌子大肆行骗。10月19日,万柏林区检察院消息,经该院提起公诉,6名被告人因犯诈骗罪一审分别被判处6个月至3年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2016年4月,时年63岁的我省原平市籍男子杨某,开始参与所谓“民族资产解冻项目”;2018年4月,时年54岁的江苏籍女子陈某加入杨某团队,并担任统计员。

2018年,时年62岁的浙江籍男子刘某也加入其中。2016年至2018年,另外3名被告人刘某某、贾某、周某陆续加入杨某、刘某团伙。2018年以来,敖某(已被吉林警方刑事拘留)伙同他人,伪造公文、证件、印章,以民族资产解冻、政府扶贫、慈善活动等名义,虚构“安家费项目”“慈善基金会项目”“扶贫款项目”等多个民族资产解冻类项目,谎称会员缴纳几元、几十元就可获得数百万元回报,引诱不明真相的群众加入成为会员。

虚构“安家费项目”“慈善基金会项目”“扶贫款项目”,六名诈骗团伙成员分别获刑图

其中,被告人刘某、杨某分别担任敖某诈骗团伙的团队长;被告人周某担任刘某诈骗团队的大组长;被告人刘某某、贾某分别担任杨某团队的大组长。该6人通过微信群推广虚假项目,发展、管理会员,骗取会员“手续费”和“报单费”。

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刘某共骗取8000余人次11.6万余元;被告人杨某骗取8100余人次12.2万余元;被告人陈某骗取1.1万余元;被告人周某骗取1300余人次2.3万余元;被告人刘某某骗取2500余人次3.1万余元;被告人贾某骗取600余人次1.9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以诈骗罪分别判处刘某、杨某、陈某、刘某某、周某、贾某有期徒刑3年2个月、3年、1年10个月、9个月、8个月和6个月,并处3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罚金。(记者 刘友旺 通讯员 刘利霞)

 

【文章来源:太原晚报,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特此鸣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

本文虚构“安家费项目”“慈善基金会项目”“扶贫款项目”,六名诈骗团伙成员分别获刑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