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当地一家行业协会称,由于汽车芯片的短缺预计将持续,一些中国汽车制造商需要为明年的短期生产中断做好准备。
芯片价格也有可能上涨,这是由于产业链上的公司增加了预购,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hina Auto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官员李少华(Li Shaohua)最近在接受《汽车评论》(Auto Review)杂志采访时表示,为了克服这一瓶颈,中国汽车企业和芯片制造商需要在技术创新和升级方面共同努力,以稳定生产和提高产量加强供应链。
计算机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应用于汽车关键零部件和功能,如动力系统、底盘控制和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
然而,近年来全球芯片投资相对保守的情绪引发了供应不平衡此外,需求方面,虽然COVID-19流感大流行加剧了产能投资的谨慎性,但他强调,汽车芯片短缺是全球汽车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自本月初以来,一些汽车制造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芯片短缺的打击,其中包括上汽大众(SAIC Volkswagen)和中国汽车制造商和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合资成立的一汽-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 Group China)将芯片短缺归因于COVID-19的不确定性和中国汽车市场的全面复苏,根据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采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需求迅速回升。11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6%至277万辆,连续第七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在评论需求意外激增时,李彦宏表示,全球芯片行业未能适应下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劲上扬,由于COVID-19给主要的海外芯片供应商带来了打击。
同时,对其他用途芯片(如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激增,也导致了汽车芯片产量的萎缩。
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生产严重依赖芯片进口。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国制造的汽车中95%的芯片是进口的。
数据还显示,先进传感器、车内网络、电气系统、ADAS、自动化等关键汽车制造工序的芯片大多是进口的,由于自制芯片所占比例不到10%。
尽管短缺引发生产中断,但中国汽车制造商一直在采取措施应对这种影响。
这些措施包括重新调整生产节奏,提前芯片采购计划,中国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 Group China)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寻求更多供应商,优化供应链结构。中国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 Group China)在接受中央电视台(CCTV)采访时表示,正密切关注这一情况,并与总部和供应商协调,以应对供应短缺问题。
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表示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该公司可以自己生产芯片,因此不受短缺的影响。
本文“随着芯片短缺的影响,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寻找出路”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