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频道: P2P / 其他 /

央行数字货币的五大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表示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将于今日(2020年3月16日开始)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

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

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3000到5500亿元。

定向降准是指中国人民银行针对某金融领域或金融行业进行的一次货币政策调整。

其实质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定向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金融机构将更多的资金配置到实体经济中需要支持的行业和领域。

国家发行数字货币,对老百姓的钱袋子有什么影响?

货币是金融体系的血液,货币政策与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关乎大家手中的“票子”,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发布了《坚守币值稳定目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文章。

下面,我们就针对“货币政策新思路”来划个重点!

货币政策的演变

首先,易纲回顾了20世纪“大萧条”以来全球范围内货币政策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演进: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当时货币政策目标比较多,主要以刺激经济增长为主,最终出现了严重的“滞胀”。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反通胀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经济增长较快,但忽视了金融稳定,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

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着力完善金融监管框架并强化宏观审慎管理,货币政策再次转向刺激经济增长,但超宽松货币政策效果面临新的挑战。

货币政策的规律性

其次,回顾历史可以总结经验教训。货币政策的锚究竟该是什么?

易纲认为,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央行把盯住通货膨胀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锚。

正确的做法是,各国中央银行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通胀目标,从1%到4%可能都是合理的选择区间。

比如,发达国家和人口老龄化经济体最优的通胀目标可能是1%或1.5%,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年轻化经济体可选择3%或4%,有些持续高通胀的经济体还可以把通胀目标定得更高一些,比如超过4%。

我们总结一下三方面货币政策的“常识”:

一是货币政策需要关注经济增长,又不能过度刺激经济增长。

二是坚守币值稳定这个根本目标,同时中央银行也要强化金融稳定目标,把保持币值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更好地结合起来。

三是货币政策不能单打独斗,需要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合,“几家抬”形成合力。

下一步货币政策的着力点

最后,近7000字的长文中,多次强调了要保持币值稳定,不能让老百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

基于这个货币政策目标,易纲透露了下一步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具体着力点:

一是总量适度,下一阶段,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条件与潜在产出和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实施好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松紧适度,继续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

二是精准滴灌,引导优化流动性和信贷结构。根据需要创设和完善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补短板、强弱项,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三是协同发力,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把保持币值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更好地结合起来。

四是深化改革,强化市场化的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五是促进内外均衡,完善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DCEP未来合法的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央行不会将汇率工具化,也绝不搞“以邻为壑”的竞争性贬值。

下一阶段,央行将继续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保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关于央行数字货币,姚余栋表示,“数字货币一定大行其道,因为我们的有效资产并不充足,我们没有能力生产有效资产以满足我们的货币需求。所以区块链基础的数字货币很有希望,希望人民银行研发的DCEP早点实验,这个还是有领先地位的。”

DCEP就是我们未来合法的人民币。随着国家对区块链的大力投入和推广,DCEP将会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好比现在的微信,支付宝),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了解。

这是一个全新的事物,由国家进行推动和推广。如上所讲,你可以不使用,但是拒绝接收会存在法律风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拥抱和响应政府政策!

另外,使用DCEP是更安全的支付方式,不存在假钞,安全性将大于现金。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

本文DCEP央行再次“亮剑”,放出3千亿造福14亿老百姓!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