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CFETS) 数据显示,截至周一 (24 日),中国 10 年期和 30 年期国债到期殖利率分别为 2.24%、2.46%,较年初分别跌约 32 个、37 个基点。与此同时,国内长债殖利率又跌破 2.5%,逼近历史低点区间,中国人民银行(下称中国人行) 行长潘功胜近日也提到矽谷银行危机示警长债殖利率风险。
根据 Wind 周二 (25 日) 早盘数据,中国国债期货 30 年期、10 年期主力合约分别上涨 0.4%、0.15%,刷新历史新高。10 年期、30 年期公债殖利率明显走低,其中 30 年期公债活跃券「23 附息公债 23」跟「24 特别公债 01」双双跌破 2.45%,创今年 4 月下旬以来新低。
自今年初以来,国内长债殖利率不断下行,30 年期几度跌破 2.5%,触及历史低点,10 年期也一度下行至 2.22%,亦触及历史低点。
中国人行自 4 月初以来常提示长债殖利率相关风险,根据兴业研究统计,中国人行透过自身或媒体至少 9 度发声提示风险。
潘功胜上周三 (19 日) 在陆家嘴论坛公开演讲也提到美国矽谷银行风险事件的启示,并直言当前特别是要关注一些非银行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跟利率风险。
潘功胜表示,美国矽谷银行的风险事件启示我们,央行需要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评估金融市场的状况,及时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当前特别是要关注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殖利率曲线,保持市场对投资的正向激励作用。 ”
他并解释道,一条正常的国债殖利率曲线,长端利率与短端利率之间应有明显利差,现在长端跟短端差不多,代表大家有未来降息的预期。一旦未来预期出现变化,长端利率可能短暂大幅走升,届时押宝降息的机构将面临较大利率风险。
Wind 数据显示,6 月 20 日 - 25 日,「23 附息公债 23」跟「24 特别公债 01」短暂上涨后再度向下。截至周二下午 3 点,二者殖利率均为 2.44%,均低于此前业内人士预测的长期国债殖利率合理区间下限 2.5%。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近日撰文指出,在当前情况下,中国应先考虑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的扩张力道,其次是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支援力度。对于中长期国债殖利率明显下跌,财政部应该抓紧时间完成国债、地方债的发行计画,中国人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应增加国债购买,而不单只是增加国债买卖。
国内长债殖利率之所以走降,多位专家认为是因为资产荒所致。
一位券商资管业务负责人表示,包括公募基金、券商资管、银行理财等不少广义基金现在都在做一件危险的事情,就是通过拉长久期,赚取资本利得来覆盖客户的资金成本。
这位负责人进一步指出,此前城投债是大部分广义基金的主要底层资产,因城投债殖利率较高,在覆盖广义基金成本后,还能给投资人提供足够的收益,但现在部分城投债发行利率已降到 2% 出头,甚至难以覆盖资金成本。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城投债发行利率的走降也跟供应减少有关。根据 Wind 数据,今年 5 月城投债金融资规模减少近 450 亿人民币,净融资规模连 4 个月萎缩。
前述券商资管业务负责人表示,钱太多了,现在资产荒严重,资金成本摆在那里,很多机构只能被迫买入长期债券,透过拉长期间来博一个资本利得。业内人士介绍,险资机构和农村金融机构是近期买入较多的两类机构。
一位保险资管人士透露,往年其所属机构每月至少能投资一、两个非标或股权类专案,但今年上半年一个都没有。
此外,私募投资经理李林指出,近期监管规范手动补息等举措,令一些银行存款资金被挤压进入非银行管道,流入债市,短期加剧了债息下行压力。
本文“资产荒!长债利率又跌破2.45% 潘功胜:注意矽谷银行事件带来的风险启示”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