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 | 来源于网络,侵删

"
”我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xxx分行的,我们有10个亿的存款给你们,你们需要么"
“我是xxx公司的,我手里有5亿商票,配工行、中行保函,能贴么”
“这里有一张银票想转让,100万,贴息我按5分转让,有兴趣么”
“哦,你说那笔工程的钱啊,现金我这儿暂时挪不过来,那,这里有张银票,要不先拿去呗”
01
票据江湖
票据这个行业,其实很像金庸的武侠世界,是个江湖
名门正派武当少林都能在这个行业里找到对应的机构,连峨眉丐帮都有
明教日月神教也自然有,实力背景也和小说里的魔教一样,甚至一度压过六大派
就连朝廷、锦衣卫都一应俱全
今天想讲的,是其中特别“好玩”的一个群体
混迹在票据江湖边缘的“骗子”

图 | 来源于网络,侵删
02
江湖里的另类 骗子
”我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xxx分行的,我们有10个亿的存款给你们,你们需要么"
“我是xxx公司的,我手里有5亿商票,配工行、中行保函,能贴么”
“这里有一张银票想转让,100万,贴息我按5分转让,有兴趣么”
“哦,你说那笔工程的钱啊,现金我这儿暂时挪不过来,那,这里有张银票,要不先拿去呗”
09年起,平均1个月这样的“金主爸爸“就会以电话或者三方咨询的方式出现在我面前,偶尔还会看到活人;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浪头“一个比一个大
如果不是因为咱在现实中这营生本就是按亿为单位进行结算,真有可能被对方的”太平洋清淤项目“给撂倒

图 | 来源于网络,侵删
03
过去的骗子
时间长了,发现敢来银行里行骗的,不是莽贼就是行骗牛逼吹大了刹不住车被行骗对象架到银行里来的倒霉蛋儿;但最终结局,即便被我当场戳穿,也还是能很体面的全身而退,我无数次想报警,但似乎经侦叔叔们很忙,对于这种犯罪未遂的案子并不感兴趣。。。
随着时代的变化,骗子们的骗术我发现也在逐渐演变;
05~11年那会儿,满世界夹着个包袱兜售邮政储蓄银行5亿同业存款的套路离我远去了很久了(各位看官脑补下当这样的骗子被一位前邮政储蓄银行员工带到我面前来时,我的心理阴影面积)
假票诈骗,自从电票出现后,有那么几年都很少听到了,结果时隔7、8年,却在一位魔教人士手里,再次瞻仰了一下本以为已经绝迹了的骗术

图 | 来源于现实,十万位上的那个9字,是添上去的,其实我很好奇,这样的票如果到期了还没行骗成功,那它还能去银行照常兑付么
电票时代、支付宝们的来临,无疑对传统纸张微雕艺人、印刷大师来说,是一件噩耗,顺带手的连票据鉴别仪的饭碗都砸了,2011年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JR公司那位美丽的销售姐姐
2016年后,随着票据进入了电票时代(这样的变革,尽然也是因为诈骗,一个足以载入新中国史册的票据诈骗大案才得以推动,在此之前,电票推动了10年都未曾顺利推进成功),本以为这样的变革,夹着包袱满世界忽悠的票据骗子们会像被支付宝革了命那样的小偷群体一样,逐渐消失在这个江湖里直至成为一段传说;
没曾想,在新时代新环境下,他们也变革了。。。
04 新时代的票据诈骗-电票也有假的
上海票据交易所关于防范冒名开立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提示(票交所 2019年12月)

翻译成人话:有骗子伪造了中铁建、中交建等央企证件,绕过银行开户审核环节,开通了上述企业的网银,并利用网银签发上述企业的商票;
这就很吓人了,票是真的,户是真的,但人家真正的央企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的证件被人冒用还开了商票,还把这票拿出来去骗了人
到期这官司我想想都头大,持票人肯定拿不到钱,八成得先找这几个央企,央企说我没开过这户,你看我公告,你找银行;银行说我是被人给骗了,现在转刑事案件了。。。。。。。。
这大概也是为啥现在银行开个对公账户拿你当经济罪犯查的原因之一吧
信息化社会,所有纸质材料、证件、印章都可以是假的,所谓的上门核实、传真核验、签字盖章在精心策划的骗子以及adobe公司的产品面前也都可以是假的
上海票据交易所关于“保证待签收” 电子商业汇票的风险提示
(票交所 2020年3月4日)


翻译成人话:
一张银票的诞生,大致是出票人签票-提示银行承兑签发-收款人
而在这个风险提示中,加入了一个功能,承兑保证,这个时候再利用上票据买卖,一张未经银行承兑的“假”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就诞生了
上述两个风险提示和其背后所对应的骗术。。。很不幸,我又全中,而且还遇到了相对应的变种
活生生的案例我果然一次都没落下,并且一次又一次的乐此不疲
我一度以为自己是天然的招黑体质
《关于防范冒名开立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提示》新变种

图 | 来源于现实,注意下方承兑保证信息处,保证人为中国农业银行,一张商票,保证人是银行;典型利用银行网银漏洞开出票据进行行骗
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加入了承兑保证,承兑保证人居然是银行;其实是利用了系统后台只识别电子签名,不识别中文汉字的漏洞,冒名顶替开出了这样的票据
值得注意的是,这票还没到期,也未被加锁,近期正猖獗的在长三角
《关于保证待签收商业汇票的风险提示》新变种

图 | 来源于现实,注意右上方票据状态为保证待签收,该张票据据信为真实银行承兑票据,但别有心思的背书人在背书环节时采用了保证背书
承兑环节的保证待签收很快被商业银行们堵住了漏洞
一时间,众多银行纷纷关闭了承兑环节的出票人保证申请功能;
很快,他的变种来了
值得注意的是,该张票据目前仍在企业间流转;
从法律角度来讲,这是张真票,而且确实经过了银行承兑,到期也确实可以去银行拿到钱,但,买卖这张票据的人,在背书过程中却选择了保证背书,签收人一旦签收不单没有取得该张票据的合法权益,还搭进去个保证责任;这个时候连我自己都不禁想起酒桌上非票同业调侃我们票据江湖的一句话“你们票圈,真是博大精深!”
票据是个江湖
茶余酒后,我们除了互撕直贴利率,回忆当年5点01分大额50亿出去的故事外,总会有人聊到这群让人啼笑皆非的骗子
银行由于天生的招黑体质,内部系统设置相对完善,也有专业吃这口饭的人常年驻扎,总还不至于容易被骗,但上述这些案例,其实他们的行骗对象不是银行,却是游走在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掮客,或者一些风控措施不那么完善的企业;这个人群,之所以能陪伴我的职业生涯走到今天,我想背后肯定有很多被骗人的血泪史的存在
俗话说,没有买卖,没有伤害,在票据法没有修改之前,任何以票据本身作为买卖的非银行行为,其实都不受法律的保护,民纪9条的推出,甚至更加重了这一环节无法律保护的灰色地带边界;
作为从业人士,我深刻的认可票据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纯金融属性;但,这,不,合,法
也正因为这尴尬的市场环境,滋生了游走在票据边界里骗子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