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OVID-19大流行在全世界掀起一股“慢化”浪潮,中国承诺在未来五年内进一步开放市场,以渡过由病毒引起的经济放缓,促进国际合作。
中国在最近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2021-2025)》中发出了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明确信息发展和长远目标到2035年,这是一个总体规划,确定了国家未来五年和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制度开放四十年来,对外开放政策在国家新的路线图中仍然处于关键地位。然而,最新的《纲要》强调了“制度开放”的重要性,强调以规则为基础、透明的监管模式和商业环境,更好地与国际规范接轨。
最早在2018年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并在新的五年计划中重申,制度开放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大跃进,将国际公认的规则和标准置于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更自由流动的商品和经济因素之上。
“这种转变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更加全面和系统,”Steven Zhang说,摩根士丹利华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制度开放不仅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互联互通,也有助于国家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制度优势,张大伟说,2021年将是中国建立制度开放新高地的又一个富有成效的一年,中国将进一步缩短禁止外商投资的领域,开展更加全面的服务业开放试点,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中国还将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开放创新。
这是推进制度开放的另一种方式,中国致力于更深入地参与全球经贸合作。
在2020年底与欧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并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后,中国计划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并正在积极推进中国投资促进委员会教授屠新泉表示,考虑加入《纲要》所列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渐进协议》,这些举措将为外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显著增强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人人有机会
尽管COVID-19大流行,中国仍然是最大的外国投资接受国。到2020年,流入中国的外国资本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而全球资本流动则下降了40%以上,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中国美国商会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75%的受访企业对中国未来两年的市场前景表示乐观,8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预计2021年在中国的业务将有所增长。
随着世界从COVID-19冲击中复苏,中国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协定有望通过降低关税、消除壁垒和促进投资,实现国家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双赢,张说,贸易协定可以利用区域经济优势,如较短的距离和较低的运输成本,此外,中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还将促进其他经济体的复苏。
专家预测,随着中国现在更加重视绿色环保,不断扩大的中国市场将为外国投资者在碳中和和数字经济等领域提供新的机会,智慧和创新驱动的发展。
纲要重申了中国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把发展数字产业作为未来五年的一项重大任务,力争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20年的7.8%提高到2025年的10%。
中国追求碳中和,发展数字经济,将提高生产率,这将有望加速全球新旧增长动力之间的转换,张说。
本文“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对外开放”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