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周末“两会”政府报告公布后,政策预期进一步明朗。一方面,5.5%的整体经济增速目标位于市场预期上限;另一方面,“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稳定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的提法,传递出较大的稳增长决心。   可以说,无论是基建地产还是消费、“碳中和”还是数字经济、粮食安全还是军工、三胎概念还是注册制改革,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利好。   但市场并没有向着基民期待的方向发展。大跌之后,竟然又有大跌……   1、为何突发大跌?我们怎么看?   其实内部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利空,最大的扰动来自海外。外围地缘争端问题继续发酵、国际形势不断恶化引发了上周五欧美股市全线大跌。   近日全球市场行情发生的巨大波动,其触发因素主要在于原油价格的飙升。虽然从历史规律来看,地缘冲突会短期冲击风险偏好,影响有限且多为瞬时性冲击。但此次俄乌局势的特殊性在于,由于乌俄的资源国属性,如果局势短期难以平复,对于全球的滞涨效应将逐步体现,特别是欧洲国家。此外,若俄乌冲突升级进一步推升非核心通胀(原油价格大涨会强化这一预期),不排除美联储的紧缩周期比此前更“前置”,这样的预期变化也会对短期市场走势带来重要影响。   短期受地缘冲突、油价、外围市场波动等影响,A股延续震荡走弱态势,但对中期走势不悲观,风险事件下优质成长股的超调也正迎来低吸的机会。   一方面,从全球宏观环境来看,境内外货币政策呈现“内松外紧”,基本面则会呈现“内升外降”,中资资产在全球仍具有显著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两会”释放的稳增长预期确定,意味着政策节奏前置性加码的力度较大,货币政策确定性进一步宽松,实现量升价降,财政政策会更加积极有效,宏观经济企稳复苏的确定性在不断增强。   股票市场当前的调整并未充分反应国内基本面改善的预期,更多是短期恐慌情绪的主导,目前仍看好市场的中期走势。   2、市场又遭重挫,该贪婪还是恐惧?   巴菲特曾说,“当人们对一些大环境事件的忧虑升到最高点时,事实上也就是我们做成交易的时机。”大跌总是容易让人失去信心,但盈亏本同源,回顾历史,市场从来都是暗流涌动、荆棘重生,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每一轮“打击”过后,它们也总能走出低谷,再攀高点!   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如下图所示,2004年至今,至少经历了5次肉眼可见的“吃面行情”,每轮回调的幅度均在20%以上,而最大回调幅度出现在2008年,跌幅甚至超过50%,直接“腰斩”。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历史走势A股又遭重挫!手里的基金怎么办?
数据统计区间:2003年12月31日至2022年2月11日,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回顾每次下跌,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短则2.5个月、最长近1年。可见,市场有周期,下跌不是某个时段的“特产”,而是会反复出现的正常现象。A股又遭重挫!手里的基金怎么办?
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市场下挫,投资者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逃离”,但每一次探底之后,指数最终都涨回来了,而且比之前的高点更高。可以说,指数的阶段回调,反而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再次上车或加仓的良机。如果我们上述每一个回调阶段的低点买入该指数,并持有至今,期间涨跌幅均超过100%。A股又遭重挫!手里的基金怎么办?
数据统计区间:截至2022年3月4日,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越是这种艰难时刻,反而越不该慌乱。当市场位于阶段性的低位,我们可能会认为市场风险很高,心理压力很大,但是真实风险往往较低。当市场出现了大量恐慌引发的割肉之后,对长期投资而言,反而是机会。   投资,往往拿得住,才能赚得到。有机构曾经统计过,如果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超过15%的回调后买入并持有:   持有一年正收益概率就超过70%;   当持有3年时,正收益概率就接近90%,平均收益率也超过40%;   当持有5年时,正收益率概率就接近100%,持有平均收益也接近80%。A股又遭重挫!手里的基金怎么办?
数据兴业证券,区间为2010.1.1-2021.4.12,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信心不灭,绝处也可逢生。市场不会只涨不跌,也绝不可能只跌不涨。面对暴跌,不妨放下焦躁的心态,不妨忘掉净值、亏损、盈利等,不妨做好“养精蓄锐”的打算,低位慢慢收集高性价比的筹码,切莫冲动操作。   3、市场何时企稳见底?   2022年开年前2个月基金产品发行数量、份额分别同比下降46%、89%。甚至与几乎全年单边下跌的2018年同期相比,基金发行数据还要更为惨淡。   不少人说,当基金发行遭遇“寒冬”时,是不是说明市场已经在探底?挖掘基在之前的推文中写过,基金发不动了,的确是一个见底的信号。   底部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当下是否是绝对的底部没有人能够预测,但心态可以乐观一些,因为跌到现在A股真的不贵了,至少处于值得关注的区间。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当前万得全A市盈率-TTM为18.52倍,位于近5年的44%分位点处,与去年2月高点的24.5倍相比回落明显,市场悲观情绪有所释放,估值处于均值以下水平,相比前期更具投资性价比。A股又遭重挫!手里的基金怎么办?
 市场风险偏好的修复并非一蹴而就,经过调整、震荡、筑底后,也在酝酿新的反弹机会。一方面,由于地缘风险事件对A股市场影响的持续性有限,从历史情况来看,局部冲突对主要资产的冲击不会特别显著,且持续时间也相对比较短暂,并不会完全改变原有趋势;另一方面,“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稳增长”信号明确,当前对稳增长政策力度的担忧已经缓解,而后续稳增长效果初步显现,基本面信心也有望逐渐得到重塑。   正如投资大师菲利普·费雪所说:   只要我对该公司的长期未来仍有信心,我就不会卖掉股票。   “如果投资对象是经营良好且具备财务实力的公司,即使经历最激烈的空头市场,也抹不去持股的价值。相反的,真正优异的股票会一次又一次地创造高峰,而每一次达到的高价都可能是上一次的好几倍。”   投资路上,风雨难免。市场寒冬,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或是新征程的起点。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阅读
  • 四个指数基金的冷知识 你都知道吗?

    四个指数基金的冷知识 你都知道吗?

    四个指数基金的冷知识 你都知道吗?股神巴菲特曾说:“成本低廉的指数基金,是过去35年最能帮投资者赚钱的工具”。指数型基金的优势较多,比如管理费低廉、运作透明、受基金经理影响较小……但是,你以为指数基金...

    2023-04-26 14:39:36
  • TMT助力基金业绩大涨 后市走向机构现分歧

    TMT助力基金业绩大涨 后市走向机构现分歧

    TMT助力基金业绩大涨 后市走向机构现分歧今年以来,以AI(人工智能)为主力前锋的TMT板块(计算机、通信、传媒、电子)热度居高不下。各路资金涌入市场,抢占先机争取“分一杯羹”。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全方...

    2023-04-28 10:39:16
  • 2023.4.28 今日要闻

    2023.4.28 今日要闻

    2023.4.28 今日要闻1、央视新闻:美国媒体关于“拜登政府将限制对华投资”的密集性报道引起了中国商务部的关注。在4月27日下午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对媒体的相关提问进行回应时...

    2023-04-28 10:39:20
  • 国泰君安:四维度精准量化外资风险偏好 看好港股二季度做多机会

    国泰君安:四维度精准量化外资风险偏好 看好港股二季度做多机会

    国泰君安:四维度精准量化外资风险偏好 看好港股二季度做多机会我们在之前的报告中曾提出从三个维度构建外资对港股的风险厌恶指数,用以衡量当前港股投资者的风险偏好:1)中国主权债的信用违约互换利差,用以反映...

    2023-04-26 10:39:29
  • 2023.4.26 今日要闻

    2023.4.26 今日要闻

    2023.4.26 今日要闻1、新华社: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在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上宣布,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这意味着经过十年努力,从分散到统一,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从不动...

    2023-04-26 10:39:31

本文A股又遭重挫!手里的基金怎么办?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