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华夏银行(600015)披露2020年中报显示,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75.8亿元,同比增长近20%,增速位列上市股份行第一位。
与此同时,基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该行做实资产质量,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导致净利润同比下滑10.6%至95亿元。
贷款总额突破2万亿
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生息资产规模增长以及息差提升。
上半年,华夏银行继续推进资产负债结构改善工作,截至6月末,该行总资产达3.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1%。其中,客户贷款总额突破2万亿,较年初增长8.9%,贷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微升至62.5%。
负债端,上半年华夏银行存款增量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末,该行存款总额较年初增长12.5%至1.86万亿元,存款在总负债中的占比则较年初上升2个百分点,至62.2%。
此外,该行净息差同比提高0.26个百分点至2.35%。不过展望下半年,该行表示,考虑银行业将持续加大对稳企业、保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落实降低融资成本的管理要求,息差收窄压力预计较大。
华夏银行称,将积极把握经济形势与利率形势变化中的发展机遇,加大实体经济服务力度,确保风险可控,同时优化负债增长结构,确保成本可控,保持经营稳健,维持息差合理水平运行。
中报还显示,上半年该行零售金融转型成效初显。其中,零售存、贷款增速分别达15.1%、7.9%,零售存款占比也进一步升至19.4%。
截至6月末,华夏银行零售客户金融资产总量(AUM)达8290亿元,较年初增长6.2%,其中私人银行AUM、私人银行客户数均较年初增长超过10%。
与此同时,该行推进零售业务线上化,移动金融客户数、个人手机银行App月活跃用户数分别较年初增长9.6%、97%。
严格不良认定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6月末,华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41.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8%,较年初升高0.05个百分点;逾期贷款则实现“双降”。
结构上看,上半年该行新增不良集中于对公领域,尤其是受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冲击影响较大的部分行业。其中,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交通运输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新增32.5亿元、11.6亿元。
从区域上看,上半年西部和中东部地区不良贷款增加较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25.6亿元和21.5亿元。
与此同时,经过积极处置,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存量不良贷款得到一定化解,不良贷款较年初实现“双降”。
值得注意的是,华夏银行进一步严格不良认定,夯实资产质量基础。其中,该行逾期90 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值为73.8%,较年初下降12.5个百分点,达到近三年最好水平;逾期 60 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也保持在 100%以内。
与此同时,基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该行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上半年,华夏银行计提贷款减值损失同比增长近50%,但无法完全消化不良生成上升带来的处置压力,拨备覆盖率仅较年初微增至143%,环比下降约13个百分点。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24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675.52万股,占流通A股0.05%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41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来源:聪明投资者超长期投资者、百年历史的资管机构Baillie Gifford(柏基投资)最近在研究报告和内部对话中重点谈到中国。全球Alpha团队投资经理Helen Xiong在9月份时撰写了一篇报告——《寻找中国的新增长点》,写到,“我们...
疯涨过后,调整如期而至。在一轮牛市行情演绎过程中,调整是必经阶段,这也是大众共识。调整来临之前,很多投资者期盼调整,希望在调整后低位加仓;调整真正来临后,很多人又“怂了”,开始质疑牛市的可靠性,迟迟不敢加仓,甚至还割肉减...
要点1央行回购增持贷政策加快落地,将对市场有何影响?要点2中字头掀起回购潮,释放哪些信号?财联社10月15日讯(编辑 冯轶)随着港股短线的快速回落,近期市场回购热情有所回暖。而在央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的推动下,部分...
中泰证券投顾邓天认为,向上趋势已经确立。互联网、计算机、半导体等传统进攻性板块都有较高人气。技术上,一方面,10月8日冲高有较大成交量形成的套牢盘,需要数个交易日来消化。另一方面,目前沪指仍处于多头排列,目前在5日线...
要点1M2增速趋稳回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市场信心恢复提供了明显支持,尤其是理财资金向存款的回流,支撑了货币总量的增长;要点2市场普遍反映,增量政策的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未来金融总...
本文“华夏银行贷款总额突破2万亿 上半年营收增速位列上市股份行第一”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