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车新势力企业们争先登陆港股、美股市场时,多家中国锂电池企业却在谋划赴瑞士上市。
日前,锂电材料生产企业科达制造(600499)(600499.SH)发布《关于终止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暨申请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告》。公告称,公司计划终止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并申请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事宜。本次发行GDR所代表的新增基础证券A股股票不超过1亿股,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5.3%。
事实上,近期做出相同选择的还有国轩高科(002074)(002074.SZ)和杉杉股份(600884)(600884.SH)。业内分析认为,锂电池企业相继赴海外上市背后,主要是为了获得国际资本的持续供给,提升海外融资能力,拓宽公司融资渠道,增强其海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拓展海外融资渠道,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背景。同时,通过发行GDR,企业一方面可以打开新的海外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能规避制度性壁垒。随着境外发行GDR案例增多,将激励更多企业到海外融资。”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记者表示。
政策东风劲吹
近期国内多家上市公司筹划发行GDR,其背后有着政策的推动。
据了解,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s,GDR)是指在全球公开发行,可在两个或更多金融市场上交易的股票或债券。2018年,沪伦通相关政策及配套规则发布实施。
今年2月,证监会发布《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将境内GDR发行公司所在交易所由上交所拓展至深交所,境外GDR上市地点由英国拓展到瑞士、德国。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上提出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证监会也于随后回应称,抓紧推动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新规落地,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
政策东风之下,多家上市企业相继发布公告称将披露筹划发行GDR并赴海外上市事项。有观点认为,近期多家公司接连发行GDR,显示了我国在资本市场层面改革发展的决心,也被市场视为A股新一轮互联互通开放与创新。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共有5次中资企业发行GDR案例:长江电力(600900)(600900.SH)于2020年发行沪伦通GDR 并于伦交所上市,总募集资金约20.11亿美元,是中国企业融资规模最大的一次GDR发行。华泰证券(601688.SH)、中国太保(601601)(601601.SH)、国投电力(600886)(600886.SH)发行沪伦通GDR于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海尔智家(600690)(600690.SH)发行GDR并于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
与此前不同的是,多家企业此次均选择了瑞士证券交易所。“瑞士是一个永久中立的经济体,总体来说,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稳定,瑞士法郎汇率也比较稳定,这对于发行人的估值,包括市值持续稳定都很有利。” 华泰联合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张雷表示。
助力企业提升国际“话语权”
赴海外上市,对于提升我国锂电企业国际影响力亦有所助益。
据SNE Research数据,2021年全球各国注册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为296.8GWh,同比大增102.18%。其中,中国动力(600482)电池装机量为154.5GWh,占全球市场的比例超过52%。
尽管市场规模庞大,但当前中国锂电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市占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以国内装机量前两位的宁德时代(300750)(300750.SZ)和比亚迪(002594)(002594.SZ)为例,两家企业2021年海外装机量分别仅占全球装机总量的16.74%和4.71%。因此,开拓海外市场也是中国锂电池企业们眼下的重点工作之一。
国轩高科在公告中就表示,将充分利用中欧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有利契机,提升公司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拓宽海外金融融资能力,保障公司国际化战略发展的金融需求。截至目前,公司已与多家国际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并签订产品销售订单,逐步构建全球市场体系,本次GDR发行上市将有利于扩大公司产品全球市占率。
事实上,国轩高科在海外设厂的规划已初步展开。2021年,国轩高科宣布在欧洲和美国投资建厂规划,计划收购博世集团位于德国哥廷根的工厂,建立其在欧洲的首个新能源生产运营基地。未来,国轩高科计划在欧洲、北美、亚洲等海外市场加大动力电池产能建设和配套产业建设,建设新一代动力电池生产线。
同时,国轩高科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也在逐年上升。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国轩高科海外地区(含港澳台)营收分别为0.22亿元、1.59亿元、1.68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0.45%、2.36%、4.74%。
不仅锂电池企业,上游产业链公司同样亟需拓宽业务版图。科达制造方面在公告中表示,拟境外上市旨在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其2021年年报显示,去年公司海外营业收入达41.16亿元,占比42.01%。
杉杉股份亦表示,通过赴瑞士上市,公司希望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与境外资本市场实现直接对接,提升公司的海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海外金融融资能力。此外,杉杉还可以引入境外专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者,进一步优化杉杉股权结构。
有观点认为,作为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新能源产业链一直都是吸金重地,企业若想跻身头部阵营,拥抱资本市场、寻找更多融资渠道是必经之路。随着下游应用市场需求不断激增,锂电池迎来快速增量,未来赴海外上市热潮或将会持续甚至愈发高涨。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2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2445.51万股,占流通A股1.55%
综合诊断:科达制造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4.32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最近有重大利好消息,但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形式尚不明朗。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国内锂电企业相继谋划瑞士上市背后:拓展海外融资渠道之余提升国际“话语权””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