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欢
因2021年业绩预告变脸、更正信息披露不及时,莫高股份(600543)及有关责任人于5月23日收到了一纸监管警示。
而这并非是莫高股份首次因业绩变脸被上交所监管警示。2021年5月19日,同样因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且业绩预告更正公告披露不及时,上交所对莫高股份及有关责任人下发了监管警示函。
此外,莫高股份的经营也陷入了困境,业绩逐年下降,从2020年开始走向亏损。屡次因业绩变脸触碰监管红线、经营陷入困境的莫高股份究竟怎么了?
屡次因业绩变脸吃监管警示函
2022年1月29日,莫高股份披露了2021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约亏损9000万元,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亏损4000万元。
两个月后的3月31日,莫高股份披露业绩预告更正公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再次测算,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9872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9196万元。4月28日,莫高股份披露2021年年报,公司去年归母净利润亏损9869.57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9193.19万元,与预告金额的差异幅度达129.83%。
上交所表示,莫高股份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且公司迟至3月31日才发布业绩预告更正公告,更正信息披露不及时。故对莫高股份及时任董事长赵国柱、时任总经理杜广真、时任财务总监金宝山、时任独立董事兼审计委员会召集人王兴学、时任董事会秘书朱晓宇予以监管警示。
事实上,这并不是莫高股份及上述相关责任人首次因业绩变脸而收到监管警示。2021年1月30日,莫高股份发布公告称,预计年度归母净利润约200万元,同比减少92%左右,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100万元,同比减少95%左右。三个月后,公司披露了更正公告,预计归母净利润由200万元更正为186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由100万元更正为-395万元。其最终披露的年报显示,公司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5.96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4.81万元,与预告金额的差异幅度达494.81%。
2021年5月19日,因为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且更正信息披露不及时,公司及上述相关负责人收到了监管警示函。
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主要目的就是希望提早为投资者提供有益于投资决策的业绩信息,尽量减少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也为了避免在年报公布时公司股票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若业绩预告出现变脸,将会对公司股价及投资者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上市公司一定要根据会计准则要求,确保业绩预告的准确性。”
都是财务部门的“错”?
莫高股份业绩预告披露为何屡次“出尔反尔”?从公司披露的2020年、2021年业绩预告更正公告来看,都是公司财务部门的“错”。
莫高股份2021年业绩预告更正公告显示,前期财务部门将2021年度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830万元,作为了非经常性损益处理,年审会计师在审计时将此项资产减值损失作为经常性损益处理。导致业绩预告扣非后净利润出现较大偏差,比预告值增加亏损5196万元。
上述4830万元的资产减值准备主要包括:因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品种,公司2021年度对葡萄品种混杂老化、产量低、不便集中种植管理的部分葡萄园更新改造做报损处理约835万元。受经营业绩下滑等影响,部分资产运营未达到预期,出现减值迹象,2021年公司对房屋建筑物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4000万元。
与2021年业绩预告更正中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不同,2020年,莫高股份的财务部门则是把经营性债务清理取得的收益列入了经常性损益。
莫高股份2020年业绩预告更正公告显示,公司财务部门将2020年度经营性债务清理取得的收益共450万元列入营业收入,作经常性损益处理,在审计时,年审会计师将此项收益调整为营业外收入,作非经常性损益处理,导致业绩预告中扣非净利润比预告值减少了495万元。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上市公司的财务部门连续两年将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弄反,这反映出上市公司在进行业绩预测时还是不够审慎。”
葡萄酒业务持续低迷
2021年,莫高股份归母净利润亏损9869.57万元,这是公司自上市以来,第二次出现亏损。除了计提固定资产减值,葡萄酒业务持续低迷也是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
莫高股份成立于1995年12月,是甘肃省第一家葡萄酒生产企业,1983年在武威黄羊河农场开始建设葡萄园,1985年第一瓶“莫高”品牌葡萄酒诞生。2004年,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由葡萄酒发展成为葡萄酒、药品、降解材料三大主业。
财务数据显示,莫高股份的葡萄酒业务自2018年起开始步入下滑通道。2018年至2021年,莫高股份葡萄酒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6亿元、1.21亿元、7611.61万元、4827.2万元。
对于葡萄酒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莫高股份表示:“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业受到国内消费环境、进口葡萄酒冲击影响,发展遇到较大挑战,行业步入深度调整。加之,自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聚集消费场景和餐饮业的影响,导致国内葡萄酒的需求短期内大幅下降。”
进入2022年,莫高股份葡萄酒业务依旧表现低迷,今年一季度,公司葡萄酒实现营业收入1551.08万元,同比下降7.64%。
降解材料业务后来居上
与葡萄酒营业收入逐年下滑不同的是,莫高股份降解材料的营收占比逐渐增大,并于2021年超越葡萄酒业务,对公司营业收入的贡献也由21.94%上升到45.69%。2021年,降解材料实现营业收入6415.41万元,较2020年相比增长119.76%。
据介绍,莫高股份降解材料产业为生物降解母粒及制品和生物降解聚酯新材料(PBAT)。公司自2014年开始启动建设生物降解母粒及制品加工项目,现有生产线9条,其中片材3条、母粒6条,年生产能力2万吨。新建的生物降解聚酯新材料项目2021年投入生产运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塑料包装薄膜、农用地膜、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年生产能力2万吨。
降解材料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也带动了莫高股份营业收入的增长,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5.53%。但同时也加重了公司的成本负担,2021年,莫高股份的营业成本为1.07亿元,相较于2020年增长56.48%。
谈及营业成本的增长,莫高股份表示:“主要是毛利率较高的葡萄酒业务大幅下滑;受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降解材料及制品无法持续生产,造成成本较高,毛利率为-20.51%,加大了公司的亏损。”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可降解塑料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预计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有望达到260万吨,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0亿元。但同时,近来受大宗涨价和BDO产能阶段性紧缺,莫高股份可降解项目原材料BDO价格浮动较大,其要想实现盈利,还得在成本控制上多做文章。”
(编辑上官梦露)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5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13亿股,占流通A股35.15%
综合诊断:莫高股份近期的平均成本为5.91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长期投资价值一般。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屡次因业绩变脸触碰监管红线 莫高股份如何运营“脱困””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