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7日两天,ST目药(600671)(600671.SH,股价7.59元,市值9.2亿元)连续收到来自上交所的问询函,分别要求公司就2021年年报及近期的股东股权变动事项做出进一步说明。
据ST目药公告,2022年2月28日,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永新华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新华瑞”)的股东发生变更,从永新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新华控股”)和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新华韵”)变更为深圳捷诚数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诚科技”)和青岛永信四季康养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信投资”)。然而,半个月不到,永新华瑞股权再次变更,捷诚科技和永信投资分别将其持有的50%股权转让回永新华控股和永新华韵。两次变动后,永新华瑞的股东未发生变化。
6月8日,《》记者就此事以投资者身份致电ST目药证券事务部门,工作人员回复称,上市公司对于第一大股东永新华瑞的股权变动事项事前并不知情,也并不了解永新华瑞短期内两次变动股权的具体原因,“目前,我们正在组织人手和股东相关方联系,让他们说明(股权变更)相关情况。”
第一大股东股权两次变动,但此前未公告
据悉,永新华瑞及一致行动人持有ST目药29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81%(其中,永新华瑞持有公司股份25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53%),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6月7日,ST目药公告称,前期,经公司查询,公司间接股东永新华控股及永新华韵分别将其持有永新华瑞的股权转让给捷诚科技及永信投资。
其中,首次股权变更发生于2022年2月28日,转让前,永新华控股持有永新华瑞40%股权,永新华韵持有永新华瑞60%股权;转让后,捷诚科技持有永新华瑞50%股权,永信投资持股永新华瑞50%股权,永新华瑞实际控制人由李永军、刘新军变更为张新龙、刘克燕。
2022年2月28日首次股权变更前后变化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后经ST目药自查发现,本次股权变动不符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第74条的相关规定,即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份,在收购完成后18个月内不得转让。
永新华控股发现错误操作后,在2022年3月9日进行了纠正并签订了转让协议,永新华控股受让捷诚科技50%股权;永新华韵受让永信投资50%股权,并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永新华瑞实际控制人由张新龙、刘克燕变更为李永军、刘新军。
2022年3月9日第二次股权变更前后变化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对于ST目药这两次股权变动的相关方永新华控股、永新华韵、捷诚科技、永信投资,记者也按照其登记在企业工商年报上的联系方式拨打了电话,但均无人接听。此外,据启信宝数据显示,永新华控股、永新华韵、捷诚科技三家登记的联系电话均为同一个。
上市公司称对股权变动事项事前并不知情
ST目药在公告中称,永新华瑞股东两次变动,均由永新华控股、永新华韵与捷诚科技、永信投资相互转让股权所致。本次权益变动系公司间接股东发生变更,永新华瑞的股权变更未进行任何款项支付,两次变动后,永新华瑞的股东未发生变化。另外,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本次股权变更前后,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永新华瑞股东做出第二次股权变更,或许本意是想纠正其之前违反《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的行为,使持股结构恢复到2022年2月28日首次变更前,但经相关方自查,发现上述回转变更仍然存在错误。正确变更应是恢复到2月28日之前永新华控股持股永新华瑞40%股权、永新华韵持股永新华瑞60%股权比例,但相关方第二次股权变更却让永新华控股、永新华韵各持股50%。对此,相关方表示将尽快予以纠正。
ST目药在公告中解释称,其股东之所以做出违反《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股权变更行为,系主管工商业务的行政负责人对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份股东、尤其是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间接股东的减持、变更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熟悉,导致错误操作,不存在主观故意行为。
不过,上交所对此事依旧下发了问询函,ST目药被要求核实相关方短期内多次转让股权的具体原因,并说明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否稳定,并补充披露相关股权转让协议的具体内容,包括交易作价、股份交割和资金安排等。
资产负债率逐年攀升
除了近期在股东股权变更上惹出的“乱子”,ST目药自身经营上也存在诸多问题。
2021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公司实现营收1.47亿元,同比下降28.82%;归母净利润亏损2980.14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3583.60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24元。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5万元,同比下降33.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83万元。
在6月6日上交所发出的监管问询函中,ST目药被问及坏账计提是否充分等4个方面的问题。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被出具带保留事项的审计报告,原因是原控股股东及其附属企业、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资金共计6728.77万元,ST目药对此款项计提了1367.07万元坏账准备。公司被要求结合债权转让协议相关条款、原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偿还能力、诉讼进展等,补充披露坏账准备计提的依据,说明相关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要求,是否存在计提不充分的情形。
此外,近年来ST目药资产负债率也是逐年攀升,2019-2021这三年分别为73.78%、78.91%、83.97%,期末货币资金余额2229万元,其中近一半被冻结,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1.08亿元,远高于货币资金余额,2020-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均为负。上交所在问询函中也对ST目药的债务结构问题表示关注,要求公司结合资金占用偿还进展、债务期限结构、融资安排、可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营运资金需求等因素,补充说明公司后续具体偿债计划和资金来源,以及是否具备足够债务偿付能力,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
● 短期趋势:短期的强势行情可能结束,投资者及时短线卖出、离场观望为宜。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6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6531.47万股,占流通A股53.66%
综合诊断:ST目药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58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长期投资价值一般。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ST目药大股东实控人“变来变去” 上市公司也说自己不知情”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