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中国股市正日益吸引国际投资者,因为在其他地方资本市场阴霾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有望稳定

看一眼北行资本——外国投资者通过连接上海、深圳和香港交易所的股票连接机制买入A股市场的金额——可以反映出A股在经济复苏前景中的吸引力

从6月1日到17日,北上资本报告总流入近587亿元人民币(87亿美元),与3月份的451亿元流出形成鲜明对比

据瑞信(Credit Suisse)计算,自5月中旬以来,国际投资者纷纷向A股市场注入资金,表现出对工业、公用事业和金融行业的最大兴趣

瑞士信贷亚太区定量和系统战略负责人威尔·斯蒂芬斯(Will Stephens)表示,事实上,过去几个月,A股工业公司已经取代了消费类大宗商品,成为国际投资者敞口最大的行业

斯蒂芬斯说,外国投资者不仅对A股大盘股蓝筹股感兴趣,因为它们的发展前景被低估,而且他们也在关注尚未充分考虑的具有强劲增长潜力的中小型公司

据总部位于上海的市场跟踪机构Wind Info称,自4月初以来,外国机构对在广东深圳科技型创业板上市的小盘股公司进行了575项研究。他们还对在上海证交所明星市场交易的公司进行了另外641项研究。同期,仅对A股主板上市的大盘股公司进行了265项研究

6月14日,投资者向价值72亿美元的iShares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中国交易所交易基金(iShares China Exchange Trade Fund)注入了近2.7亿美元,这是自贝莱德(BlackRock)2011年推出该基金以来的最大日流入量

这是全球最大的追踪中国股票的海外交易所交易基金

KraneShares CSI中国互联网ETF是第二大专注于中国的ETF,由总部位于纽约的Krane Funds Advisors LLC管理,过去30天也吸引了约4.54亿美元的净资本流入

瑞银财富管理(UBS Wealth Management)中国资产配置主管罗(Max Luo)在6月21日的半年期展望会议上表示:“在全球流动性趋紧的情况下,中国股市反弹,表明中国宏观经济发生了变化。A股目前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罗说,A股市场的逻辑一直在变化。这一结论得到了最近A股市场在美元走强时表现强劲而非疲软的支持

在最新的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得到遏制,刺激性经济政策开始生效后,随着生产恢复,A股市场反弹。截至6月24日,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本月上涨了近5.3%,深圳成份股指数上涨了近10%

另一方面,在美联储(Fed)加息以遏制通胀飙升的背景下,美国股市的情绪一直不好。截至6月23日,道琼斯指数6月份下跌6.5%,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超过6.3%

瑞银(UBS)的罗表示,北上资本的流入也有助于提振A股市场情绪。A股公司目前的平均市盈率接近历史新低。但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进一步复苏,它们的盈利能力将得到提高

他补充说:“从全球来看,中国股市有积极的信号。中国股市不仅受到关注中国资产或考虑全球资产配置的投资者的欢迎。”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自2月以来首次重返扩张领域,6月出现V形反弹,报50.2。正如黑岩专家所理解的那样,这足以被视为一个转折点,表明最新的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的影响已经减弱

贝莱德的专家表示,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的经济复苏,将出台更具支持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中国部分地区可能会放宽购房政策,一些城市发放的消费券或补贴将提振消费。他们表示,在这种背景下,下半年的经济复苏是可以预期的,这将是股市的一个积极信号

虽然瑞士信贷的Stephens强调A股市场与其他全球市场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低,这将有助于国际机构实现投资多元化,但方正证券的专家将A股市场描述为外国投资者的“避风港”,尤其是在海外市场低迷的情况下

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下,A股指数将在波动中继续上涨。方正证券(Founder Securities)分析师表示,科技和成长型企业将对未来几个月的大部分结构性表现负责

中国债券也在上涨。中国人民银行6月21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的50亿元债券受到市场的欢迎。这张票面利率为2.3%的六个月期票据的出价达到228亿元,约为发行价值的4.5倍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投资者对债券的追求反映了人民币资产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以及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国际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数据显示,5月份有20亿美元流入中国债券市场,在此期间,大多数新兴市场经历了外资净流出

Gain Capital分析师马特·辛普森(Matt Simpson)估计,鉴于富时罗素(FTSE Russell)已将中国政府债券纳入其全球政府债券指数,到2024年底,每个季度将有多达100亿美元流入中国债券市场

相关阅读

本文中国股市对外国投资者更有吸引力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