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索通发展(603612)前身索通临邑碳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通过收购及改造获得第一条2万吨产能的预焙阳极生产线,成为了具备独立生产能力的预焙阳极制造商。2017年,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截至2021年年末,公司预焙阳极产能252万吨,稳居全国首位。2022年5月,公司公告拟收购欣源股份94.9777%股权,切入锂电负极行业,持续推进“预焙阳极+锂电负极”的双轮战略规划。未来公司将以“双驱两翼,低碳智造”为发展方向,聚焦“预焙阳极+锂电负极”产业,打造具有索通特色的全球竞争力体系。

  借助原有主业协同优势,拟收购欣源股份加速布局负极行业。阳极和锂电负极生产工艺相似,产业链协同明显,公司发挥石油焦集中采购、全球采购的优势,构筑具有公司特色的石油焦供应体系,为铝用碳素、锂电池负极等碳材料夯实成本和供应基础,同时锂电负极的填充料中硫石油焦还可用于预焙阳极产业链,而预焙阳极产业链的废旧阳极还可用于锂电负极生产的厢板。根据公司公告,预计2023年底,公司将拥有15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6.5万吨石墨化产能,远期公司规划总产能达31.5万吨。

  预焙阳极行业供需格局已然在改善。随着今年以来电解铝投复产的加快,预焙阳极表观产能利用率已经从60%升至70-80%历史高位水平,而下半年预焙阳极新增产能明显滞后于电解铝投复产,同时考虑到山东、河南、辽宁等地“北铝南移”以及环保等硬约束,预焙阳极部分区域内产能实为无效产能,我们预计2022H2将是预焙阳极供需格局的重要拐点。

  更重要的是,石油焦原料的竞抢与供应约束或将引发预焙阳极中长期的供不应求。石油焦作为炼厂的副产品,供给增量有限;锂电负极需求占比已经从4%升至10%左右,2025年则将接近15%;随着预焙阳极需求的恢复,石油焦尤其是中低硫石油焦成为各需求板块间的“竞品”。考虑到锂电负极与预焙阳极之间“原料投入与产出效益”的极度不对等,我们预计预焙阳极有效产出或将出现明显低于电解铝需求的“天花板”,成为“石油焦→预焙阳极、锂电负极等产业链”最紧张的环节之一。

  公司作为国内预焙阳极龙头,未来三年CAGR26%左右,市占率将从10%增至25%左右,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石油焦采购/贸易商,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以及地炼厂等石油焦供应商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集中采购带来显著的成本优势,结合原料采购优势及产业布局,拟通过自建及收购,快速切入锂电负极产业,积极打造第二成长曲线。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分别10.01/25.81/35.18亿元,对应公司PE分别19/7/5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


相关阅读

本文索通发展 预焙阳极+锂电负极 双轮驱动进入高景气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