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由科学家“掌舵”,仅有十几名初创员工的小微科技企业如何成为光伏行业细分龙头,市值超200亿的科创板上市公司?
“需要持之以恒的原始创新,领袖群伦的硬核科技。”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金博股份(688598)董事长、首席科学家廖寄乔博士这样回答。
这与科创板开市三年来全力支持硬科技,服务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初衷严丝合缝。
现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及科创板上市支持,金博股份已是国内先进碳基复合材料行业领军者,是唯一入选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碳基复合材料制造企业。
在廖寄乔看来,研发创新能力是金博股份的核心动力,科创板上市则给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最直观的数据是,2021年公司实现净利5.01亿元,已经超越2020年全年营收。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依然“火箭式”增长,实现净利2.03亿元,同比增162.50%。
在科创板平台上,廖寄乔的愿景是带领金博股份成为全球瞩目的碳基复合材料平台企业。
“搞科研的”董事长
廖寄乔虽然是上市公司董事长、创始人,但他科研学者的气质却更加突出。
记者见到廖寄乔博士时,他简单穿一件深蓝色工装T恤,一条黑色休闲裤,像刚从实验室出来。
“科学家”可能是廖寄乔最重视的头衔,他的口头禅就是“我是搞科研的”。坐下来刚聊上两句,他就喊上记者去旁边的产品陈列室参观。
这个简单的陈列室里没有“宏大叙事”,只有公司的核心产品和各项荣誉证书。
而在这里,廖寄乔回归研发者本色,对碳基复合材质的各种产品介绍起来如数家珍,外行听来拗口晦涩的专业术语也脱口而出。
“我在公司主管科研,上市前的十多年,感觉就是没有科研资金。”廖博士笑言,那时只能在单一行业、单一产品上发力,但科创板上市后,资金充裕,公司研发开始以碳/碳复合材料为基点,向多行业方向布局。
数据显示,金博股份2021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7.6%至6497万元,截至2021年底,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14.59%,人数较2020年增长了55.00%。
廖寄乔说,“科创板本身代表了一种独特的价值,公司上市之后,我们更要埋头努力,用成果说话。”
2021年,金博股份围绕碳基复合材料,研发项目多方向推进,重点加大包括了对碳陶以及氢能和高纯材料等方面的研发投入,以进一步扩大碳基材料的应用领域。
经过持续研发创新,金博股份突破了碳纤维预制体三维编织技术、快速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关键装备设计开发技术、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品设计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产品、装备与工艺获得了国内外专利授权65项。
资金方面,公司上市以来三次融资扩大产能规模,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创新持续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此外,公司于2020年和2021年分别推出了两次股权激励安排。
如今人才、资金、市场等要素均在正向共振的金博股份还需要什么?
“时间,支持科技创新,就要给科研性公司宽裕的研发和成长时间。”廖寄乔表示:“资金应以年为单位支持科创企业,资本要像科学家一样专注科技型企业。”
研发占领市场高地
查阅财报,光伏热场碳/碳产品是金博股份主要收入来源,公司目前在光伏热场碳/碳市占率超30%。从营收结构来看,公司光伏业务占比在2017~2021年间均超95%以上。
金博股份公告称,公司在光伏热场部件市占率位居全行业第一。凭借主打的热场部件产品,公司于2019、2021年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产品冠军,并牵头制定了5项国家行业标准。
金博股份在光伏热场碳/碳部件市场的领导地位实际在公司创立之初就已奠定。
2004年,彼时已是正高职称的廖寄乔博士在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其当年底回国接受导师黄伯云院士的委托创业,开启碳/碳复合材料在民用领域的市场化探索。
当时,碳/碳复合材料在民用市场还是全新概念,凭借敏锐的研发嗅觉,廖寄乔将不多的资金锁定光伏热场碳/碳产品研发。
公司成立之初,仅有的十几个员工也要身兼数职,但对廖寄乔来说,相比研发,市场前期开拓更加艰苦。
最后,廖寄乔想了个“笨”办法:将市场跑出来。
为了推广公司产品,廖寄乔带领团队,开着车、拉着样件登门拜访了全国几乎所有大型光伏企业。一年下来,新买的商务车竟然跑出了近三十万公里里程。
事实证明,研发实力确实能占领市场高地。因为热场碳/碳产品在光伏领域的适用性,廖寄乔“王婆卖瓜”式推销大获成功,他当时拜访的隆基绿能(601012)、TCL中环(002129)等光伏龙头均成为公司长期客户。
金博股份科创板上市后,研发优势越发凸显。
金博股份公告称,已能够满足目前市场中各尺寸类型硅片的应用需求,尤其是最新的“182mm”和“210mm”尺寸硅片,同时公司40英寸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和交付,领先于市场1~2代。
当前硅片正处于从P型向N型迭代的阶段。据金博股份介绍,由于N型硅片纯度要求更高,在热场环节需要在后端增加纯化设备,公司定增项目规划年产1500吨大尺寸高纯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将面向N型硅片热场前瞻性布局,随着N性硅片占比提升,公司希望在N型硅片热场环节实现量利齐升和市占率提升。
打开应用新领域
不过,因为金博股份此前产品完全锁定光伏行业,在遭遇2013年“双反”光伏寒冬、2018年“5·31”新政下的行业滑坡时,公司都受到影响巨大。
无论是为提高抗风险能力,还是要达成公司远期战略规划,现在公司碳基复合材料在多行业、多场景应用布局都已经拉开帷幕。
按照规划,光伏、半导体、碳陶汽车制动、氢能领域将成为公司产业延展的主要方向。廖寄乔说,“这就是驱动公司的4个车轮,前进方向是全球碳基复合材料的研发平台。”
廖寄乔透露,未来上述四大业务板块将各占25%的规模。财报显示,2021年,公司光伏高温热处理业务的营收为13.36亿元。
那么,哪一项业务将最快成为公司业绩第二增长曲线?
廖寄乔给出的答案是汽车制动业务的碳陶刹车盘产品。该产品正加速导入国内龙头车企,目前处于市场推广和进一步研发阶段,因具备产品重量轻、制动性能好等优势,将首先在中高端C级新能源车上推广应用。
记者现场体验,碳陶刹车盘相较传统铸铁刹车盘轻了50%以上,这无疑对新能源车轻量化趋势意义重大。
国内车企的“橄榄枝”已经抛来。6月6日,金博股份公告收到广汽埃安新款车型的零部件试制启动通知书;7月11日,公司称收到比亚迪(002594)的开发定点通知书。此两家车企均表示,选择金博股份作为定点供应商,为其开发和供应碳陶制动盘等产品。
据介绍,目前金博股份已具备40万盘碳陶刹车盘产能,预计明年会形成批量销售。
半导体方面,公司积极开拓第三代半导体SiC晶体原料和热场材料产业化项目。公告显示,金博股份多项产品已通过硅基半导体材料制备企业的认证,并取得销售收入。
氢能方面,公司产品序列包括:氢气、储氢瓶和氢燃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气体扩散层基体材料——碳纸。
金博股份介绍,子公司正进行5000立方/小时尾气处理产能建设,项目完成后,每小时可产3000立方氢气、每小时回收1000立方天然气,预计今年底投产。
此外,6月8日,金博股份与神力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满足氢燃料电池领域应用的碳纸、柔性石墨极板,以满足神力科技对相关材料国产化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产业方向外,公司目前正向锂电领域用热场材料进行研发布局。
● 短期趋势:该股进入多头行情中,股价短线上涨概率较大。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42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141.77万股,占流通A股17.54%
综合诊断:金博股份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07.23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金博股份:延展产业布局 打造碳基复合材料平台企业”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