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简科技(300777)9月19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2年9月16日接受25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上市以来,公司发展驶入快车道,核心领导层更加稳定,公司上下对使命和发展价值观认知更为坚定,按照已制定的公司三年规划、五年战略,远、中、近目标任务高度统一。
总纲领已清晰,主要是高质量、大规模的扩产,中高端市场2023年底前具备不低于1000吨/年的供应能力,到2025年预计不低于2500吨/年的供应能力,以高质、足量供应为抓手,一手是形成大规模生产,解决供需平衡,一手是新一代产品在新客户的规模应用与同时保持领先,在高端产品实现质、量的两个国内领先。
为提升客户黏性及加强新市场开拓,公司提供新一代产品给新客户、新项目,目前已完成航空多轮次应用评价,在制造、应用方面具备了与国外公司应用并跑的能力,我们有望先于国外获得规模化应用。
问:公司减持情况如何?
答:减持和公司基本面、未来发展无关,创始人杨总和温总、以及创业团队坚定看好公司长期、高速、高质量发展,团队对公司的成长可以说几乎倾注了所有。
前期创业发展阶段,杨永岗通过个人借债等方式解决了稳定性、批产等关键阶段所需的资金来源,现在减持条件具备,主要是解决资金压力完成历史遗留债务问题,我们另一实控人温总是不减持的,而且通过大宗交易也进一步稳定了公司治理架构。副总李辉、范军亮等出于改善生活的目的减持了部分股票,总量也不大。减持对象曾文林、黄晓军为公司初创期的投资者;江汀为前高管,已经不在公司任职。
问:千吨线产能情况?是否可以提升?完成的路径是?
答:按照12K规格计算,年产约为1100吨左右,按照3K规格计算为330吨,大概3.5倍转化关系。该线设计的走丝速度≤15米/分钟,但在鉴定会时,考虑该线为国内首条自主可控、柔性化的生产线,审核专家参考了百吨线的相关情况,稳妥起见建议速度和百吨线不要差距太大,目前走丝速度控制在10米/分钟左右。
我们花了快5年的时间,自己设计、自己消化、自己吸收,在这条线上打通了最新的设计、设备和工艺等,是自主可控的技术实力和产业化能力的体现,为后续的研发和产业化积累了经验。下一步,三期项目建设和调试的同时,我们将逐步通过技术和工艺的提升优化,达到该线的高限设计要求。
问:大订单执行情况?价格如何?
答:今年7月份已经开始执行,合同期到2023年底,已经定了的合同价格稳定,目前产能逐步爬坡且三期项目建设提速并有望提前投产部分产能,大合同肯定提前完成。
未来,随着供应规模的迅速提升,新合同的价格或许会有变化,但我们供应的碳纤维作为结构材料,门槛较高,和机械加工、普通外协等不同,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比较突出,不会频繁降价;加上我们对技术的认知和实践非常到位,已经尝到了技术革新对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的好处,有信心并有相应的消化措施。
问:三期项目是否有产能闲置情况?
答:不会!当前主要矛盾是供给,不愁市场!三期项目的新、老产品都有明确的应用牵引,十多年来,中简人有幸为国家贡献出一些好用、管用、实用的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生产能力也由十吨级、百吨级向千吨级跨越。但今后一段时间航空航天领域高性能碳纤维的巨量需求和高速发展与国内企业实际供货能力的严重不足,仍将是我国高性能碳纤维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在“高端供应严重不足,低端产能很快过剩,中端价格相对偏高”。
近年来公司收到了不同领域的客户需求函,结合市场信息等进行了研判,快速启动了三期项目建设。据不完全统计,西南方面未来几年需求将持续增长,航天及其他领域也有新的需要。目前公司产能建设提速,除了给西南领域持续供应保障,公司也将积极参与其他领域的竞争;新品ZT9系列明年开始批量供应,不只具有示范意义;碳纤维的应用领域较广,公司也选聘了市场总监,抓紧机会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公司在明年完成新产能建设后,之前阶段性限制公司发展的产能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由于国内高端碳纤维市场需求量巨大,预计新订单也将纷至沓来。公司上下对未来实现快速、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坚定,并沉下心来做好了相应的人才、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准备。
中简人将继续发挥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不断扩大碳纤维研发与工程化实践“国家队”的示范效应,积极扩大更高性能产品在高端装备上的应用。下一步,中简人将一手抓更高性能产品研发,一手抓供货能力迅捷提升,聚焦用力、久久为功,服务于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端应用主战场和以民用航空等为代表的国民经济主战场。
问:公司人才梯队目前如何?下一步有何措施?
答:我们一直坚定认为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发展资源。公司为双科学家领衔的硬科技公司,创始团队多年来合作默契,从中科院开始,到目前无论是课题项目及产业化等,配合得力,而且通过解禁后的大宗转让,实现了更为稳定的治理架构。
我们的队伍经历了中科院实验室的学术熏陶、沉淀,产业化的现场历练和大规模自主可控建线的提升,是国内少有的贯通全线的“国家队”,技术工作者创业和其他类型的创业者不大一样,骨子里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对技术和创新孜孜以求是我们的天然基因。高管李辉博士侧重新品的研发和重大研制项目管理,并根据公司的统一部署,在南工大担任教授、博导,对加速人才引育已起到了好的作用。范军亮博士主要负责现场技术研究和管理,以及生产的组织、优化。
近期,公司借助国家和长三角先进碳纤维产业平台,已经开始扩大人才招引力度,涵盖了科研、工艺、管理、质量等关键环节。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实用、管用、好用”人才的引、育,打破唯学历、唯论文的观念,以自主培养+引进,实现“小核心、大外围”的结构。
问:目前竞争格局如何?
答:中简在产品高端领域领先的态势没有改变,是再强化的状态。
加速和有望提前完成的三期工程将迅速化解公司高端碳纤维的供应短板,有效、快速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使公司高质量产品从明年开始能充足供应国内相关用户,满足其急迫需求。
对同行的进步我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国家和用户而言多了一层保障,公司在西南领域的主供核心地位稳定,随着新品的批量供应,地位将进一步巩固,且消除独家供应也是趋势,公司加速三期项目建设,参与到其他方面的竞争,这同样也是消除独家供应的共同趋势所致。
公司今年年底有望完成三期项目其中首条ZT7+ZT9生产线的安装,明年初将完成调试以及第二条ZT7+ZT8生产线的安装和调试,这两条线将极大保障现有市场的供货,明年年内将完成第三条高模碳纤维生产线的调试。
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公司的技术优势将实实在在转化为批量生产和规模化供应的优势,解决了好产品的充足供应难题。公司会坚定按照关键材料自主化道路走下去,保障国家航空航天材料供应安全,并通过以高带低,拓展到国民经济相关领域,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为公司未来的高速、高质量增长奠定基础,努力打造发展的第二极、第三极、第四极。
问:公司是否会考虑股权激励,目前进展安排?
答:公司实施“薪酬改革+更有效的激励方式”。前者已经完成,后者预计年底前完成。公司在半年报中也说了探索更为有效的激励方式,以激发干劲、提升凝聚力,总思路是与公司中长期业绩目标挂钩,年内完成,要让参与人员有动力,还要强化市场信心,目前正在组织论证相关方案,也愿听取投资者建设性建议。具体以公司后续公告为准;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公司主要产品为碳纤维、碳纤维织物。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完成型号工程应用阶段的多批次评审,标志着公司生产的ZT7系列国产高性能碳纤维首次真正应用在我国自主研发的航空航天装备上,打破了国外对高端碳纤维的封锁和限制,转入批量稳定供货阶段。公司因此荣获科技部“航空高性能碳纤维创新团队”荣誉称号。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
● 短期趋势:短期行情可能回暖,可适量买进股票,作短线反弹行情。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89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42亿股,占流通A股38.41%
综合诊断:中简科技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5.31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中简科技获25家机构调研:公司今年年底有望完成三期项目其中首条ZT7+ZT9生产线的安装(附调研问答)”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