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新闻记者张璐
A股半导体龙头韦尔股份(603501)(603501.SH)决定大手笔回购股份。
10月10日,韦尔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3亿元-6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高于85元/股(含),本次回购的股份拟全部用于后续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韦尔股份货币资金为64.1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韦尔股份成立于2007年,最初主要从事半导体产品分销业务,2017年上市后,为弥补半导体设计能力短板,韦尔股份不断通过并购等方式,持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014年,韦尔股份收购主做SoC芯片(SoC为包含处理器、存储器和片上逻辑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的北京泰和志恒;2015年,其收购主做射频芯片设计的无锡中普微电子;2019年,韦尔股份以152亿元成功并购全球第三大CMOS(中文学名为互补金属氧化物,主要用作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简称“CIS芯片”)供应商豪威科技,一跃成为中国最强的CMOS芯片厂商、世界CMOS三巨头之一,实力大增。
彼时,韦尔股份的总市值仅172亿元,流通市值只有51亿元,而豪威科技的资产总额几乎是韦尔股份的5倍,因此,这次收购也被称为“蛇吞象”。
2020年,韦尔股份收购了新思科技基于亚洲地区的TDDI(即触控和显示驱动集成芯片)业务,并于2021年收购剩余30%股权,正式进军显示驱动芯片市场。
随着不断的收购整合,韦尔股份芯片设计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已形成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产品广泛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安防、医疗、AR/VR等领域,2021年,韦尔股份整体毛利率达到34.42%,同比增长4.68个百分点。
受益于此,韦尔股份近年来业绩进入高速增长期——2018年至2021年,韦尔股份营收分别为97.02亿元、136.3亿元、198.2亿元、241.04亿元,四年复合增长率达25.55%;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4.66亿元、27.06亿元、44.76亿元,四年增长30倍。
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韦尔股份良好的业绩表现背后,不仅得益于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还离不开其对研发的大力投入。
财报显示,2021年,韦尔股份研发费用为21.1亿元,同比增长22.2%,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75%,2018年以来,韦尔股份的研发费用累计已近60亿元。研发的持续投入下,韦尔股份积累了强大的技术优势。
2022年上半年,韦尔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0.7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06%;净利润22.69亿元,同比增长1.14%。
公司称,由于受到全球疫情扩散、地缘政治形势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以智能手机、计算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领域市场规模受到了较强的冲击。上述因素给公司各业务带来了较大的干扰,来源于部分市场的产品收入出现了下滑的情形。
股价方面,今年以来,韦尔股份股价不断下滑,较去年年底股价下滑超60%。截至10月11日收盘,公司报75.5元/股,总市值894.15亿元。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已有984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66亿股,占流通A股33.57%
综合诊断:韦尔股份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7.01元。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韦尔股份抛最高6亿回购计划 年内股价已跌超60%”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