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13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展”)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
本届中国航展上,众多大国重器亮相,其中,在尖端装备领域,其背后使用到的超材料技术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何谓超材料?与传统材料的成分相比,超材料的成分并无不同。不过,在功能上,通过人工改变或重新设计天然材料的微结构,超材料能在声学方面、电学方面、磁学方面、光学方面等具备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功能。因此,超材料也被通俗理解为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
得益于超材料的奇异性能,它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由此衍生的相关技术也已深入各行各业,尤其在无线通信、雷达隐身、减振降噪、热能转换、高精度成像、高灵敏传感等多个领域产生了颠覆性效应。
在国内,目前超材料实验成果的产品化路径加快,也诞生了部分超材料概念股如光启技术(002625)、迪威迅(300167)、鹏欣资源(600490)、天和防务(300397)、金运激光(300220)等。
在本次中国航展上,超材料再次迎来新进展,光启技术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将超材料技术产业化的公司,发布了第四代超材料。
在中国航展现场,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第四代超材料技术是可以实现三维超材料工程化应用的新一代超材料技术,相比于上一代超材料技术,实现了由二维向三维立体设计的重大技术突破和超材料制造工艺的升级改进。”
实现由二维向三维立体设计的技术突破
超材料这个概念引发全球关注需追溯到国外,在2001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大卫 史密斯教授用超材料实现了负折射现象并且随后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推动了超材料学科的建立。
放眼全球,尤其在军用领域,超材料的技术进步将助推新一代尖端装备诞生,各国对超材料的研究都极为重视。
据公开资料,美国国防部专门启动了关于超材料的研究计划,英特尔、AMD和IBM等也成立了联合基金资助这方面的研究。同时,在中国,超材料领域的发展模式更加聚焦,在一些新材料重大专项等项目中对超材料研究予以立项支持。
超材料的应用领域广泛,具有重要军用、民用价值。目前,在军事领域,超材料技术帮助实现高效电磁吸波,从而实现了飞机隐身。在民用领域,我国已有科研团队将3D打印用于制造超材料,有效解决超材料微结构的实现。
对于光启技术来说,其超材料已经应用在先进飞机、大型无人机、海洋航空装备、电子通信系统、单兵AI装备等多个尖端装备领域,实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水下游的”全覆盖。尤其在航空与海洋装备领域,光启技术的电磁功能结构件在电磁调制、综合射频传感、功能结构一体化等性能方面具备优势。
针对此次新发布的第四代超材料,刘若鹏表示,第四代超材料的应用范围更广,不仅应用在机身的关键部位上面,它可以覆盖在装备全身。他进一步表示,第四代超材料的研发与中国装备的研发息息相关,超材料与装备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装备对材料的牵引,材料对装备的支撑。
记者了解到,技术方面,第四代超材料技术通过三维蜂窝状设计,让超材料微结构实现了全向高性能吸波;工艺方面,采用新型工艺成型技术,实现二维阻抗完美匹配,且在尺寸上突破传统工艺的限制,由有限尺寸突破到近似无限尺寸。
同时,刘若鹏表示,第四代超材料技术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在很多关键指标上面有十倍数量级的提升,其次具有更大的超大带宽特性,第三就是工艺制造结构,可以让重量更轻。
超材料产业化加速度
近年来,我国对超材料研究高度重视,在国家支持及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中国超材料技术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在部分研究内容已取得原创性成果,包括电磁黑洞、超材料隐身技术介质基超材料以及声波负折射等基础研究方面。
同时,许多大学研究成果凸显,浙江大学在光波和超低频超材料领域发展出基于慢波来设计超薄、宽吸收角度的完美吸波材料;东南大学发展出了雷达幻觉器件、远场超分辨率成像透镜、新型天线罩、极化转换器等新型超材料器件;清华大学发展出了基于铁磁共振、极性晶格共振、稀土离子电磁偶极跃迁以及Mie谐振的超常电磁介质超材料。
据Stratistics MRC预测,到2022年,全球超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26.3亿美元,2016-2022年间的复合增长率为23.2%,超材料市场前景广阔。
虽然技术上有所突破,但总体来看,我国距离超材料大规模产业化仍有一定距离。与其他超材料企业一样,光启技术同样面临产业化的问题。从实验室走到产品,解决大规模制造大体积超材料是其中关键。
光启技术是国内较早开始超材料产业化的企业,自2017年开始便开始相关生产基地的建设,到2020年深圳光启技术709基地一期项目完成封顶,标志着超材料进入到规模化生产阶段。
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带动光启技术营收增长提速。据公司近年财报,光启技术2018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4亿元、4.81亿元、6.37亿元、8.59亿元、8.35亿元,增速分别为22.14%、3.78%、32.25%、35.01%、117%。
在中国航展上,刘若鹏透露,光启在今年下半年启动709基地二期计划,预计年底启动施工。目前,光启技术在手订单充足,从今年年底开始,大量的新增订单转入到小批产,二期建成后,所有涉及到的研制产品都要进入到大规模的批产状态。“等到二期建成投产,才是我们真正进入到全方位的大规模的批产”。刘若鹏称。
同时,刘若鹏补充,在明年春节后,第四代超材料的生产线将全部建完。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已有110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3.75亿股,占流通A股25.22%
综合诊断:光启技术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8.22元。该股最近有重大利好消息,但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形式尚不明朗。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第四代超材料实现由二维向三维的技术突破”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