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早在今年4月,南京建工产业集团(曾用名:南京丰盛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已经完成破产重整,但南京建工集团创始人季昌群的麻烦似乎仍未结束,甚至还拖累了南京高科(600064)的控股股东南京新港开发。
南京高科12月1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南京新港开发有限公司所持有的2.29亿股公司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38.1%,占公司总股本的13.23%)被司法冻结,冻结原因为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与南京新港开发有限公司、季昌群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
“债务重组的只是建工集团,不是丰盛系的全部。”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也就是说,季昌群本人的麻烦并没有画上句号。“情况有点小复杂,但风险应该不大,应该不会影响到南京高科,肯定能解决。”南京高科一位不具姓名的高层对《》记者说。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南京新港开发首次被丰盛系拖累,2019年时南京新港就因南京建工的借款被司法冻结股权。另外,尽管从股权结构看,季昌群已经与南京建工集团并无瓜葛,但从近期提及季昌群的公开报道来看,季昌群仍与南京建工目前的董事长赵健同框出现,且季昌群的哥哥季昌荣仍然是南京建工的董事。
南京高科卷入季昌群借款纠纷
12月1日,南京高科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南京新港开发有限公司所持有的2.29亿股公司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38.1%,占公司总股本的13.23%)被司法冻结,冻结原因为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与南京新港开发有限公司、季昌群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截至公告披露日,南京新港开发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0108322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4.74%),累计被冻结3.13亿股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52.07%,占公司总股本的18.09%)。就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起诉南京新港开发有限公司及季昌群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要求南京新港开发有限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南京新港开发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收集证据、积极应诉。
季昌群何许人也?2005年,1968年10月出生的安徽当涂人季昌群将旗下所有建筑企业整合,创办了南京丰盛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之后,季昌群通过资本运作将企业再上一个台阶。2013年,季昌群接盘了港股汇多利,将丰盛控股的商业业务注入。一年以后“汇多利”改名为“丰盛控股”。2016年前后,丰盛控股开始大肆并购,动用2.95亿港元购买了衍生集团大概23.8%的股票;接着用4.36亿港元吞下实力建业22.309%的股票,然后就是以全部发股票的方式收购了高速传动。在2016年,丰盛控股一口气完成了20宗收购,涉资金额达69亿元。与频繁收购相伴的是,该股市值由原来的3亿多港元变成600多亿港元,3年内暴涨200多倍,同时股价由0.5港元最高升至约4.8港元,翻了9倍。2016年丰盛控股年报中,丰盛控股2016年营业收入48.55亿港元,同比增加39.84%,净利润34.71亿港元,同比增长154.98%。总资产达482亿人民币,净资产达261亿人民币。正在高光之际,丰盛控股遭到了做空机构的狙击。
做空机构格劳克斯发布报告,对丰盛控股估值水平提出质疑。格劳克斯对于丰盛控股的负面指控,主要集中在三点,一是丰盛控股涉嫌操纵股价;二是丰盛转移有公司价值资产的行为;三是格劳克斯认为丰盛利润过高,有夸大之嫌。克劳格斯以世上最大股价操控计划,来形容丰盛控股操纵股票的内幕。此举导致丰盛控股遭遇连续的股价下跌,并一度让丰盛控股宣布股票停牌。
面对做空机构的来势汹汹,站在丰盛控股背后支持的并不少,不仅有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江苏省安徽商会在内的全国27家安徽商会主要大型企业,还包括苏宁环球(000718)、苏宁云商、南京金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储悦孚能源集团等。复牌之后丰盛控股火速借助大量资金,开启了高达40亿港元的回购。最终,丰盛控股在经历连续的下跌后,最终股价企稳,反倒上涨了35%。
但在这场狙击战之后,丰盛控股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2018年12月6日,丰盛控股在业绩披露前发布《股东特别大会通告》,曝出罢免核数师的消息。2018年12月25日,南京丰盛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有约12.78亿元到期债券未能偿还,并可能触发5只债券总计45亿元提前还款条款涉及违约债券共11只。与此同时,原计划卖掉中国高速传动的计划也被迫中止。
2018年丰盛控股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0.30亿元,2019年亏损28.4亿。在此期间,丰盛控股与丰盛产业控股集团进行了切割,丰盛产业控股集团被改名为南京建工集团。
完成重组的或只是建工集团
在长时间的沉沦之后,南京建工集团在今年4月传出了完成重整的消息。
“建工产业集团及其关联企业管理人”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4月14日作出(2021)苏01破20号之五至44号之五民事裁定书,裁定批准南京建工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5家公司重整计划,终止南京建工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5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程序。
《》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南京建工产业集团采取“引入增量,整合存量,兜底补偿”为逻辑进行债务重整,经营债权将以现金方式清偿,非经营债权通过“信托计划”清偿,同时对可能出现的不足部分设置了兜底补偿条款,保障债权人权益。重整方案提出,对于规模不到100亿元的经营债权,采取展期方式进行留债清偿,计划前三年清偿50%,五年清偿完毕。对于非经营债权,南京建工产业集团股东对集团旗下25家公司的全部股权进行打包,设立财产权信托计划。债权人以每份信托受益权对应1元债权的比例,通过信托计划享有重整后的新平台公司100%权益。目前,这25家公司经审计后的总资产约为617亿元,南京建工产业集团将积极筹划旗下优质资源上市,以股抵债,六年完成清偿。
“经营性债权,是指在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等,这个是所谓的经营性债权;非经营性债权就是不是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而是借款投资等方面产生的债权,例如借款等。”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告诉《》记者。
就在人们以为丰盛系已经解决债务问题的情况下,南京高科大股东新港开发的股权冻结公告,让人们看到了丰盛系债务重组的另一面。
事实上,遭到司法冻结的南京新港开发不是第一次因为丰盛系被拖累。早在2019年7月,南京高科就曾发布控股股东股权被轮候冻结的公告,即南京新港开发总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4.3亿股股票(占总股本的34.74%)被轮候冻结,冻结股数占南京新港持股总数的100%,冻结期限为三年,冻结原因涉及昆仑信托与南京燕子矶保障房开发公司、南京新港开发总公司及南京建工产业集团之间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从丰盛系的角度来看,这一公告揭示了债务重组并未解决丰盛系所有的问题。“债务重组的只是是建工集团,不是丰盛系的全部。”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尽管从股权结构上看,南京建工集团目前的大股东是紫金信托责任有限公司,但已与季昌群并无瓜葛。
而从近期提及季昌群的公开报道来看,季昌群名字最近一次出现的社会活动是在11月23至24日,江苏省南京市开展招商引资考察活动的新闻报道中提到,“并召开招商推介会,与季昌群、南京建工董事长赵建、中国高速传动执行董事、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房坚等企业家座谈交流”。另外,季昌群的哥哥季昌荣仍然是南京建工的董事。
值得一提的是,仍由季昌群亲任董事会主席的丰盛控股,至今未发布季昌群涉诉的公告。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
● 长期趋势:已有144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5.56亿股,占流通A股44.99%
综合诊断:南京高科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14元。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丰盛系债务重组未了局:完成重整的或只为南京建工,马鞍山前首富季昌群深陷借款纠纷”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