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2022年度第六届高工智能汽车年会暨金球奖年度评选颁奖典礼在上海成功举行。在评选中,以原创车载投影技术,光峰科技(688007.SH)荣获“年度智能汽车产业链创新技术奖”。
官方资料显示,高工金球奖评选是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打造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影响力的风向标,在业内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本次年度评选,基于企业2022年度前装汽车智能网联软硬件技术创新、产品及方案前装量产表现、细分赛道市场份额、2023-2025年前装量产定点规模预测等指标进行评定,共有350多家企业参评,网络投票超过15万人次。最终获奖企业,都是智能网联汽车变革浪潮中的“中坚力量”,这其中既有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有更多的新生力量。
在这之中,光峰科技就是极具代表性的新生力量。据悉,光峰科技是全球领先的激光显示科技企业,是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同时也是科创板广东省第一股、全球激光显示第一股。依托原创激光显示技术和核心器件的研发生产能力,光峰科技应用场景已覆盖家用显示、影院放映、商教、工程等,同时在车载光学、航空显示、AR等新领域均有一定突破。
光峰科技荣获创新技术金球奖
在车载光学方面,早在2021年,光峰科技就被列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优秀合作伙伴;2022年4月,光峰科技通过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获得了进入国内外汽车行业供应链的准入通行证;2022年9月,光峰科技获得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先行者和领导者--比亚迪(002594)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开发定点通知书,将成为比亚迪汽车的车载光学部件供应商,业务持续推进。
此次荣获“创新技术奖”的原创车载投影技术,据介绍,具备颜色好、体积小、亮度高、能效高的优势,能够在任意表面形成显示,从而实现显示无处不在。光峰科技研发的车载投影技术,实现了前装车载光机从无到有的突破,重点解决了车载投影高温环境散热、复杂道路振动耐久、苛刻的电磁兼容、寿命、亮度和色彩等难题,满足了车规可靠性,使智能座舱投影显示成为可能。
在本届高工智能汽车年会座舱系统与交互分论坛上,光峰科技副总裁余新通过《激光显示助力打造智能座舱新体验》的主题演讲,对原创激光显示技术在车载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解读。
光峰科技副总裁余新以线上视频形式发表主题演讲
余新认为,光峰科技激光显示技术在车载应用上的优势主要有四点:一、小体积,显示大面积;二、可以做到无痕的显示,显示设备和显示画面分离,显示设备隐藏到汽车内饰里面,整体内饰更加美观;三、可以实现无处不在的显示,车内任一反光的表面都能显示信息;四、显示内容可以融入内饰环境,类似动态星空、智慧表面等,起到增强现实的效果。
目前,光峰科技已经实现车窗、天窗透明显示,智慧表面交互,可自动收纳升降大屏,车身表面显示,激光大灯,更高效HUD等应用覆盖,提供符合车规的紧凑型车载显示光机,包含应用于车内显示的光机,HUD的PGU以及前投影灯等等,可以适配多种智慧座舱的应用场景。
● 短期趋势:短期的强势行情可能结束,投资者及时短线卖出、离场观望为宜。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上涨趋势。
● 长期趋势:已有107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29亿股,占流通A股45.18%
综合诊断:光峰科技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6.78元。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光峰科技荣获2022年度智能汽车产业链创新技术奖”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