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终于要说再见了,虽然结局是这样的不堪。
人要挣钱吃饭,国家要发展,这才是硬道理。近期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表明,政府工作重心将从防疫转向全面稳增长,经济增长重新成为地方政府最重要的 KPI 指标。虽然要到两会才会确定GDP增长目标,但业界普遍预测国内2023 年GDP 增速目标会在 5%以上,更乐观的已经预测到8%。
2023年有两个重要节点,一是3月份的两会,二是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的外部环境走势。节奏把握上,当前各地一片混乱,大A又来到3000点保卫战,可以说是最黑暗时候,同时也是播种建仓良机。3月份两会政策预期利好很强,按A股预判了你的预判逻辑,这时可能是股市阶段性止盈高点。
外部因素,主要看美元最后一次加息及全球经济衰退担忧落地情况。
考察历史情况,在过去的三次能源危机中,由非正常经济周期推升的通胀和衰退,一旦货币紧缩见顶,美股指数也即见底。
美联储在3月以来的6次议息会议上已累计加息375个BP,其中6、7、9、11月连续4次加息75bp,推升利率上限由0.25%至4.00%。按当前加息节奏来看,12月加息50bp、明年2月加息50bp、3月加息25bp,3月底4月初美联储加息将达到终点利率5.25%。
按过去三次加息趋势与股指规律,届时美股将见底企稳回升。但一头不好的灰犀牛若隐若现-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从近期美联储、欧盟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表态和动作来看,尽管目前全球通胀压力出现一定缓和,但海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仍将维持高利率,工作重心仍是将通胀压低至“可控”范围内,不惜付出经济放缓甚至衰退的代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7%,但实际增长率有25%的概率会低于2%,已有多个发达国家发布了2023年经济展望,预计全球至少三分之一的国家将陷入经济衰退。
因此,尽管美联储利率见顶,但各主要经济体经济衰退因素将主导市场情绪,下半年资本市场很大可能会继续下挫。回到A股,全年走势可能这样演绎:从年初到3月底是一轮估值修复预期下的小牛市,4-6月利好兑现后进入震荡,下半年在全球经济衰退阴影下再次步入调整,在Q4年末利空出尽后再次反身向上。
板块及个股选择方面有什么方向呢?
A股是个政策市,大部分年份,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及重大事件是影响 A 股主线的核心因素。如前两年涨得最好的新能源,就是在全球碳中和碳达峰背景及国内新能源产业政策下的牛市;2020年全年,疫情概念如口罩及疫情后修复概念如免税表现亮眼;再往前,在贸易战背景下,2019年国产替代、自主可控就是风口。
2022年由于疫情扰动,各个板块轮动很快,基本没有主线。1月涨银行,2月是有色金属,3-4月是煤炭、食品饮料,4-6月是新能源、汽车,7月以后板块轮动更快,机械、煤炭、信创、房地产等走马灯似的各搞一小段。
对于接下来的市场,宏观背景是两个确定和一个不确定。驱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进出口受外部需求萎缩影响不能指望,是比较确定的;消费会逐步恢复是确定的,虽然不知道速度有多快;投资方面,房地产能走多远考验政府定力,基建怎么投要看政府赤字,很大不确定性。
既然这样,那投资的思路分两个方向:
一是抓确定性,重点是疫情后经济重启概念,中国放开速度很突然,达峰时间也会很快,民众过放开冲击期后人员流动带来的消费值得期待,交通运输、商贸零售、旅游酒店餐饮等大消费受益最大,不过部分品种如航空、酒店等已反弹到疫情前水平了不宜参与,但化妆品、医美、免税等还在底部可以重点布局。
二是抓不确定性中的高弹性,如近两周调整较充分的“新半军”、中长期受政策倾斜扶持的大安全、有估值优势的银行地产等。
上一篇:否极泰来-2023年A股市场展望
下一篇:A股只剩下垃圾行情!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2023年A股买什么?节奏怎么把握?”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