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1月11日晚,一汽解放(000800)发布了2022年12月份的产销快报,其全年的产销数据也随之出炉。数据显示,一汽解放2022年全年销量为17万辆,其中,中重卡销量约14万辆。据统计,一汽解放中重卡终端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保持行业领先。

  2022年,疫情持续反复、地缘政治波动、全球通胀高企,经济发展受到巨大影响,商用车行业更是在供需两端承压。越是逆境,越能凸显出企业的价值与前景,一汽解放在新能源转型、海外出口方面的亮眼表现,成为商用车行业2022年逆境成长的缩影。

  促转型、抢海外 逆境之下仍不乏亮点

  尽管2022年的市场环境并不友好,但商用车行业并没有选择“躺平”,一汽解放等国产商用车企业在新能源转型、海外出口等方向仍然取得了亮眼表现。

  ①新能源转型如火如荼

  据行业媒体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重卡市场累计销售预计为67.2万辆,同比下降52%。尽管如此,新能源重卡的销量却持续高增。数据显示,新能源重卡预计全年共销售2.3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新能源转型的加速成为重卡行业在2022年难得的发展亮点。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一汽解放在2022年通过持续推进“15333”新能源战略的落地,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2022年4月份,一汽解放与远景动力合作完成了解放J6P配套全新一代重卡电池系统的换电示范运营,其车电分离、换电运营整体解决方案匹配标准化的换电技术;6月份,由一汽解放自主设计研发的国内首款重型商用车缸内直喷氢气发动机成功点火并稳定运行,同月,一汽解放300辆氢燃料电池车整装待发,从长春发往上海、北京、山西三地;8月份,一汽解放和宁德时代(300750)成立合资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后市场运营业务,以解决客户生命周期痛点为抓手,为客户提供“车电分离”“整车租赁及运力承接”和“二手车及电池回收服务”。

  目前,一汽解放投放市场的新能源产品达到141款,并掌握39项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的优势、完善的产品矩阵,将成为一汽解放持续引领行业转型的有力保证。

  ②商用车出口迎黄金期

  随着技术含量、附加值、品牌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商用车在2022年迎来出口的黄金期,海外市场成为中国商用车企业寻求增量的突破方向。数据显示,2022年1至11月份,我国商用车累计出口53.3万辆,同比增长45.7%。

  2022年,一汽解放在出口方面取得亮眼表现,公司的海外出口销量有望实现翻番增长。

  目前,一汽解放产品已出口东南亚、非洲、拉美、东欧、中东等地区,在11个国家建有14个海外KD工厂,设有31个办事处,拥有87家一级经销商、131家服务商和近300家分销商。海外布局的持续落地,将有望推动一汽解放的出口销量进一步提升。

  重卡行业现周期拐点

  对商用车行业来说,2022年的确是艰难的一年,在市场提前透支、疫情管控、投资和消费走低、货运萧条等利空因素的叠加影响下,重卡市场全年销量预计为67万辆、同比下降52%。但所谓“物极必反”,2022年的周期低点,或许将成为行业反弹的起点。

  根据华泰证券发布的最新研报,当前,商用车行业低点已过,2022年12月份上游轮胎需求已有所改善,订单量环比提高,预计2023年重卡市场将迎来温和复苏,同时,出口将成为其重要盈利增长点。

  浙商证券(601878)认为,三个方面的因素将推动重卡市场的“回暖”。首先,需求透支即将出清。由于国五禁售的政策出台推动透支了未来几年的销量,2023年上半年这部分透支的销量有望出清;其次,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加速回暖。重卡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支撑;此外,2023年随着疫情管控的放松,对我国货运量的影响预计逐步褪去,货运需求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在行业低谷的2022年,一汽解放选择了聚焦终端市场,通过金融支持、买断库存支持、线上活动等政策,缓解经销商的库存压力、资金压力,这也将为2023年的销量复苏奠定良好基础。



 

一汽解放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3-01-11)


● 短期趋势:前期的强势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及时卖出股票为为宜。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已有159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7.64亿股,占流通A股54.14%

综合诊断:一汽解放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87元。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相关阅读

本文一汽解放2022年产销数据“出炉”:转型加速 拐点可期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