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途,新未来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连创新高,与之相辅相成的充电市场也“迎风起飞”。刚刚过去的2022年,作为聚合充电领域头部平台,朗新科技(300682)旗下“新电途”年充电量突破20亿度、服务新能源车主500多万,践行着让出行更绿色、让能源更高效的初心与使命。
充电量和用户数是聚合充电平台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新电途”的跳跃式增长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燃油车零售量未能迈过1500万辆关口,新能源汽车却再次成为稳定大盘增长曲线的关键,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567.4万辆、同比增长90%,市占率达27.6%、同比提升12.6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在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而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基础配套设施,充电行业与新能源产业同频共振、融合发展,新能源汽车零售量及市占率的持续走高,正持续推动“新电途”等充电领域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与此同时,“20亿充电量”、“500万用户”的背后,也是“新电途”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运营服务能力、拓展“充电+”生态的成果体现。一直以来,依托自身对电力业务市场化和数字化服务的深度Know-How,朗新沉淀了深厚的能源互联网技术与运营能力,并赋能“新电途”构建资源整合、场景丰富、具有流量优势和运营服务优势的聚合充电平台联合运营模式,为新能源车主提供“多快好省”的充电服务。
2022年,“新电途”持续扩大流量阵地,继支付宝、高德地图后,还接入了微信、云闪付、百度地图等“国民APP”。一方面,为新能源汽车厂商提供聚合数据接口、充电权益产品,获得用户流量;另一方面,通过新能源车主用户画像、充电场站画像以及供需匹配智能推荐算法为车主带来便捷高效的充电体验。
同时,“新电途”通过数字化技术聚合车/桩网络,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以及大量中长尾充电运营商深度合作,编织“全国充电一张网”,覆盖国内超9成在运营公共充电桩;与比亚迪(002594)、“蔚小理”、华为AITO、极氪汽车等主流车企达成数据互联互通,并牵手地上铁、绿色慧联等物流车平台,加速车联网与桩联网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推动充电网络共享化、一体化发展。
当前,新能源汽车和公共充电服务正迎来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随着V2G等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每一个充电场站都将是一个能源产销一体化的能源节点,聚合充电平台的优势将进一步释放,逐步参与到电力市场交易、需求响应等能源服务环节。
为此,“新电途”陆续开展“光储充放”一体化、移动充电、分布式储能等创新项目,探索打通分布式光伏、市场化售电、用户侧储能和聚合充电平台之间的桥梁,实现光储充一体化场站、充电+售电等能量运营服务的试点。未来,“新电途”以打造具有用户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的聚合充电服务平台为目标,助力能源供需两端精准匹配,持续为提高电力系统综合效率,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
● 长期趋势:已有181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7.66亿股,占流通A股75.53%
综合诊断:朗新科技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5.28元。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年充电量破20亿度,“新电途”聚合充电业务持续爆发”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