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晚,太平洋(601099)(601099.SH)发布公告称收到了云南监管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成为2023年“吃”到第一份罚单的券商。
根据公告,太平洋证券因为违规新增产品规模导致处罚,处罚决定对太平洋证券采取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责令公司自行处分相关责任人员。
太平洋认为,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事项不影响公司现有净值型产品正常运作,对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影响极小。
但值得注意的是,太平洋的资产管理业务是其重点发展的业务,2022年上半年该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6219.66万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112.08%。
此外,2022年5月,华创证券通过股权拍卖成为太平洋的第一大股东,虽然已取得了法院裁定,但还未经过证监会核准。
1月16日,针对此次处罚以及股东变更进展等问题,致电太平洋,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明知故犯,产品有“前科”
此次太平洋被处罚的产品为其2017设立并管理的“太平洋证券宁静126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云南证监局在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中提到,该产品在期限匹配、估值方法上均不符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有关规定,按照要求不得新增规模。而太平洋此次却属于“明知故犯”,仍然违规新增产品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违规产品曾因相关方违约而陷入诉讼纠纷,一度“踩雷”。
此前,太平洋曾发布公告称,其管理的“太平洋证券宁静126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与贤丰控股(002141)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贤丰控股”)进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但遭到了后者的违约。2020年4月,太平洋向广州市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当时裁决判定贤丰控股应向太平洋返还融资本金1.96亿元并支付利息及违约金,但贤丰控股并未按时履行裁决内容。
2021年10月,太平洋与浙商资管签订《资产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贤丰控股债权转让给浙商资管。2022年8月,太平洋发布公告称,近日已收到浙商资管支付的受让款。
看似此案完结,却没想到引来了监管机构的关注。云南证监局通过相关协议、资金流水等证据查明,太平洋在产品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违规增持该产品规模,决定对太平洋采取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3个月(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而新发行的产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资,不限制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备案)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要求太平洋根据公司有关制度规定,作出处分相关责任人员的决定。
据了解,太平洋的资产管理业务属于其业务板块内最有潜力的业务。
据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太平洋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6219.66万元,同比增长了112.08%,占总营业收入的8.41%,看似并不高,但在2021年上半年,该业务占营收的比重仅为4.37%;同时,其资产管理业务贡献营收6058.2万元,是营收同比增幅最大的业务板块,毛利率也相比2021年同期增加了73.23%。
此次处罚,太平洋虽然表示不影响现有净值型产品正常运作,对收入和利润影响极小,但作为正在发力的重要业务,停止产品备案3个月,对业务发展也存在一定掣肘。
1月16日,针对此次处罚致电太平洋,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2022年难以扭亏
2022年证券行业集体承压,多数券商出现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情况,但亏损仍属少见。根据数据显示,49家上市券商中,2022年前三季度仅有5家出现归母净利润亏损的情况,太平洋便是其中一员。
根据财报,太平洋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0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377.74万元,同比分别下滑21.59%和118.74%。其依靠第四季度扭亏较为艰难。
太平洋在三季报中表示,营收下滑是因为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减少。2022年前三季度,太平洋的投资收益为2.13亿元,2021年同期则为6.87亿元,下滑幅度为69%。
虽然近期因“牛市旗手”整体发力,太平洋的股价也得以上扬,今年以来截至1月18日收盘涨幅为7.39%。但在整个2022年,其区间跌幅仍达21.64%。
更重要的是,此前因原股东嘉裕投资与华创证券的股权纠纷,太平洋的第一大股东之位一直不稳,嘉裕投资还曾积极寻求第三方的收购,华润和京东都曾成为收购传言的主角。
2022年6月,华创证券终于通过司法拍卖夺得太平洋证券10.92%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两家券商同处西南地区,此次并购也备受业内关注。
太平洋证券在当月发布的简式权益变动书中称,此次权益变动尚需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华创证券的主要股东资格。但截至目前此事仍未落定。其三季报披露的第一大股东仍为嘉裕投资。
不过太平洋的股民仍对其抱有希望,认为目前是底部利空,处罚落地后便有行情。1月18日截至收盘,太平洋微跌0.72%。
● 短期趋势:市场最近连续上涨中,短期小心回调。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已有62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5.58亿股,占流通A股22.85%
综合诊断:太平洋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76元。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领新年首张券商罚单!太平洋资管备案遭暂停3个月,2022年扭亏难”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