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明日之星”的苹果MR(混合现实技术),虽屡屡跳票,但终于要来了。
据媒体报道,苹果MR产品已进入推出阶段。目前苹果正在为其创建软件开发工具,以便头显使用者能够迅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应用程序。
消息一出,全球科技行业为之一振,A股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应声上涨。“苹果在推出新技术产品上一直比较谨慎,如今推出MR说明在技术层面,苹果已经觉得达到商用级别了。”一位分析师表示,随着MR设备推出,国内一大批相关公司有望受益。
MR姗姗来迟
近期,越来越多关于苹果MR的爆料进入大众视野。1月31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苹果申请的“具有自混传感器的头戴式电子设备”专利正式公布。该设备具有头戴式外壳和由该头戴式外壳支撑的光学部件,光学部件可包括相机、可移动光学模块和其他部件。
无独有偶,日前美国商标和专利局(USPTO)也公布了一则关于苹果的专利。专利显示,这是一项关于流媒体传输沉浸式视频内容的专利。苹果在专利中表示,这项技术以三维方式为头显佩戴者提供沉浸式视频内容。在视频内容输出时,可以根据用户身体的位置、方向,以及用户的输入要求,来动态呈现沉浸式视频内容。
记者梳理发现,苹果如今已经完成了从底层硬件到顶端软件开发的“全链路”技术储备。苹果在MR领域选择了“全都要”的路径。苹果公司在其内部对MR表述为:头显可以全天候佩戴。而相关的头显设备也将取代iPhone成为苹果未来的营收新支柱。
“苹果的偶像包袱是比较重的,就像之前飘忽不定的造车战略一样,如果苹果自身觉得产品不具备颠覆性意义,会选择继续打磨,而不是扔一个半成品出去。”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苹果的MR方案才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如今苹果出手,说明技术已经可以成熟到普及的程度了。”该人士补充道。
不过,今年春季推出MR对于苹果而言也有时局所迫的无奈。苹果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公司出现了罕见的单季营收下滑5%。而当地时间1月12日,苹果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一份文件显示,公司CEO蒂姆.库克2023年的预期薪酬为4900万美元,相比他2022年的总薪酬下降超过40%。
消费电子普遍疲软的背景下,传统的iPhone业务也难以独善其身。如今“性能过载”的手机行业,更新迭代的天花板已经肉眼可见。在此背景下,还未成形的MR业务,被赋予了更多期待。
不管是“水到渠成”,还是“赶鸭子上架”,苹果这次需在MR领域有所建树。需要指出的是,即便苹果在2023年发布了MR设备,但出货量不一定能够达到市场预期。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指出,由于终端产品的大量出货时间推迟,预计2023年苹果AR/VR头显的出货量可能低于50万台。
MR能否“再造果链”
“果链”在A股市场创造了太多造富神话,苹果的一举一动,都能让产业链浪潮汹涌。此次箭在弦上的MR,又会将“果链”引向何方?近期,A股果链公司频频异动,背后苹果首款MR产品的身影若隐若现。
“再造果链”成为此轮A股市场对于苹果MR最为热切地期待。近两年“果链”扰动的新闻一直不绝于耳,这背后既有全球供应链调整的因素,也与大市场环境有着密切关联。“总体上,过去两年消费电子疲软,让苹果各产品的出货情况也不太乐观。”一位电子行业分析师称,寒冬之下,“砍单”成为了一个大概率的事情。“本质上还是销量不好了,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MR的到来让业内看到了新的希望。多位业内人士直言,如果在未来几年MR能够复刻iPhone的奇迹,消费电子就会迎来新的增长极。正因如此,“果链”在A股的新格局尤为引人关注。
由于签订了保密协议,苹果MR供货商情况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从相关公司披露的蛛丝马迹中也可窥探端倪。目前来看,苹果第一代MR的供应商主要是台湾地区的上市公司。苹果MR头显设备主要光学供应商包括大立光(镜头)、玉晶光(Pancake)、高伟电子(相机模组)、致伸(眼球追踪模组)。另外MarkGurman称,第一代MR将由和硕独家组装。
记者综合多位“果链”分析师报告预测,A股上市公司或许会在苹果第二代MR产品上深度参与。“目前来看,第一代MR总体出货量不会特别大,因此苹果倾向于选择渠道稳定但产能较小的台湾地区试水。”一位分析师表示,“一旦产品获得成功,在后续的订单分配上,大陆的厂商肯定会分得一杯羹。”
有券商研报分析称,立讯精密为苹果第二代AR/MR头戴设备的NPI(新产品导入)供应商,至少在第二代产品初期,立讯精密为独家供货商。对此,立讯精密证券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VR是公司比较看好的产品线,公司在零部件、模组等方面均有技术上的布局。
除了立讯精密,长盈精密和歌尔股份也是A股市场上的“果链”核心成员。长盈精密在2022年半年报中表示:“下半年公司将继续集中力量推动新能源汽车精密零组件业务发展,同时深耕消费电子可穿戴及元宇宙产品市场,保障国际大客户重点项目量产。”歌尔股份证券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由于保密协议无法透露具体客户项目情况,“VR、AR业务在正常进行,我们和市场上很多主流客户都有合作。”
一名消费电子分析师对记者直言,从产业链角度,苹果第一代MR背后的A股上市公司并不多。“预计此次新品发布,对于整个消费电子板块更多是情绪上而非业绩上的催化。”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
● 长期趋势:已有582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7.50亿股,占流通A股10.55%
综合诊断:立讯精密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1.98元。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苹果MR即将推出 或将“再造果链””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