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课题组 记者费心懿 上海报道
编者按:《光伏A股周报》旨在记录、评述A股光伏板块和龙头企业的一周行情表现,总结影响行情表现的关键因素,任何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周(3月13日到3月17日),光伏板块格外热闹。
除了2022年的年报行情拉开序幕,上市光伏企业方面也在争相自愿披露财务预告和出货量预期,今年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竞争格局正在愈发激烈。
新能源课题组结合数据,统计了78只A股光伏概念股,覆盖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电站、辅料、设备等产业链各环节。截至3月10日收盘,上述78只光伏概念股合计市值约3.03万亿元,较上周减少了227.67亿元,光伏指数(884045.WI)近五个交易日下跌1.87%。
1、多晶硅料报价三连跌,户用光伏项目实施信息按月报送制度
消息面上,3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按月公布和报送户用光伏项目信息有关事项的通知,户用光伏项目信息按月报送工作自2023年3月起实施,请各单位按照上述有关要求对2023年1月、2月信息进行补报。
产业链方面,本周,多晶硅价格三连降。
3月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公布最新多晶硅价格。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1.5至24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2.8万元/吨,周环比降幅为4.8%;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1.3至23.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2.61万元/吨,周环比降幅为4.76%。
本周硅片价格小幅上升。M10单晶硅片(182 mm /150μm)价格区间在6.22-6.5元/片,成交均价提升至6.37元/片,周环比涨幅为2.25%;G12单晶硅片(210 mm/150μm)成交均价维持在8.2元/片,周环比持平。硅业分会指出,本周硅片价格小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某家一线企业和多家专业化硅片企业选择上调报价。
供给方面,石英坩埚问题限制单晶硅企业扩产进度。本周单晶硅生产企业在利润丰厚的情况下仍维持高开工率,石英坩埚品质问题限制部分专业化企业无法满开。硅业分会强调,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是近期石英砂价格暴涨使得坩埚价格水涨船高,从而提高拉晶环节的生产成本,在追求品质的市场中对非硅成本的把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第二是国产石英砂仅在品质上区别于进口石英砂,但在生产工艺上相差不大,因此企业间不存在所谓技术壁垒。最重要的一点是警惕石英砂成为海外限制中国单晶硅产业发展的“卡脖子”环节,进口石英砂主要来源于美国、挪威、印度等地,未来海外企业一旦出现缩减供应,国内企业能否迅速弥补上这个缺口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需求方面,电池扩产有望推动需求爆发,组件Q1末开始逐步起量。电池端,主流电池片报价维持在1.08元/W,由于N型技术发展前景开始明朗,企业扩张速度超过预期,使得下游需求量有所支撑,但目前电池环节利润偏薄,上下游博弈情况严重。组件端,目前主流订单执行价维持在1.7至1.75元/W之间,一季度末随着国内项目和海外项目陆续启动,终端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上市公司方面,本周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业绩快报,实现扭亏为盈且净利润倍增。
钧达股份(002865)(002865.SZ)的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97亿元,同比增长305.01%;实现净利润7.17亿元,扭亏为盈,同比增长501.44%。
爱旭股份(600732)(600732.SH)的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350.75亿元,同比增长126.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8亿元,扭亏为盈,同比增长1954.33%。
此外,上机数控(603185)(603185.SH)自愿披露2022年出货情况。2022年,该公司单晶硅片出货量31.18GW,同比2021年单晶硅片出货量17.41GW,增长79.09%。公司自2019年开始投资建设光伏单晶硅业务,截至2022年末已拥有35GW单晶硅产能,单晶硅业务增长较快。
晶科能源(688223.SH)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预计组件出货量在11GW到13GW之间,2023年全年预计组件出货量在60GW至70GW之间。
天合光能(688599.SH)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亿元到18亿元,同比增加139.31%到231.35%。
此外,特变电工(600089)(600089.SH)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正在回A,目前已完成资料平移工作,已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通知。
2、业绩行情打开,钧达股份业绩报喜量价齐升
本周,共有19只个股上涨,周涨幅超过10%的个股有1只。
多只业绩报喜的个股领涨板块。其中,TCL中环(002129)(002129.SZ)、珈伟新能(300317)(300317.SZ)、晶科能源(688223.SH)在板块内领涨, 周涨幅分别为10.20%、9.06%、7.76%。
本周股价周涨幅居前的十家A股光伏公司 制图:
本周,共有58只个股下跌,周跌幅超过10%的个股有1只。
其中,三超新材(300554)(300554.SZ)、中信博(688408.SH)、山煤国际(600546)(600546.SH)在板块内领跌,周跌幅分别为11.14%、9.91%、7.35%。
本周股价周跌幅居前的十家A股光伏公司 制图:
龙头股方面,本周千亿市值的龙头股数量不变。
本周市值居前的光伏龙头股 制图:
钧达股份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15.97亿元,同比增长305.01%;实现归母净利润约7.17亿元,同比增长501.44%,2021年公司亏损约1.79亿元。
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钧达股份剥离亏损的汽车饰件业务,2022年7月底完成对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剩余49%股权的收购,捷泰科技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自2022年8月1日起100%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
收购完成后,捷泰科技成为公司光伏业务的核心主体。2022年捷泰科技不断扩张新产能,公司滁州基地一期8GW项目于2022年三季度末实现达产。捷泰科技产能规模由年初8.5GW提升至年末17.5GW(P型9.5GW+N型8GW)。
钧达股份在公告中表示,2022年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光伏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电池环节受小尺寸电池产能退出市场以及N型技术升级迭代的因素影响,产能相对短缺,盈利水平持续提升,公司电池产品单瓦净利逐季提高,主营业务充分受益。
近期,钧达股份豪掷近60亿元签订单晶硅片采购合同,提前为产能扩张锁定上游硅片资源。2023年,钧达股份规划年产能为40.5GW,其中P型电池9.5GW,N型电池31GW。
此外,爱旭股份也在2022年扭转了颓势。
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50.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2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65亿元,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并实现大幅度增长。
公司表示,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持续旺盛,电池片环节尤其是大尺寸电池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加快大尺寸产能升级工作,大尺寸电池产能占比达95%以上。同时,面对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波动上行,公司主动加强了供应链的管理,确保公司供应链的连续性、稳定性,并通过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公司的生产成本,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报告期内,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经营业绩大幅提升。
● 短期趋势:前期的强势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及时卖出股票为为宜。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已有69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639.94万股,占流通A股11.87%
综合诊断:钧达股份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68.28元。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陡高的出货量预期和扭亏为盈的钧达股份”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