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重工(002255)3月15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3年3月14日接受1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基金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一、公司主营业务介绍 公司2008年上市时主营业务为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及核安全设备的制造与销售。2015年,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了张家港市格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格锐环境主营业务为污水处理、固废填埋、危废处理。2016年,公司成立张家港海陆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电站运营。经过收购、转让、整合后,公司现有主营业务变化为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及核安全设备的制造销售;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光伏电站运营三轮驱动的业务格局。 二、余热锅炉产品介绍 在余热锅炉制造业务方面,公司所持有的产品制造资格证书及资质认可证书居国内同行业首列。公司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海陆”品牌也被誉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同时,公司是国内研发、制造特种余热锅炉的骨干企业,工业余热锅炉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前列。公司是国家干熄焦余热锅炉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单位之一,在转炉余热锅炉和有色冶炼余热锅炉等领域也始终保持市场领导地位。公司客户多为央企、国企,目前在手订单充足,生产经营正常。 三、压力容器产品介绍 在压力容器制造业务方面,公司持有A1、A3级压力容器设计资格证与制造许可证。公司生产的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主要用于煤化工、石油化工、炼油、精细化工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换热器、分离器、反应釜、储罐、塔器、过滤器、蒸发器等。目前公司压力容器订单稳定,制造能力逐步提高。
问:核电竞争优势
答:公司于1998年即取得核安全设备制造资格。公司为上海第一机床厂加工的堆内构件吊篮筒体,是制造核反应堆的心脏设备,该产品的成功研发与生产,替代了一直依赖国外进口的状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多年来,公司在民用核能领域累积了丰富的制造和管理经验,并完成多个项目的国际、国内首件(台)制造任务。服务堆型包括但不限于二代+堆型、三代堆型(华龙一号、国和一号、AP1000、VVER、EPR)、四代堆型(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钍基熔盐堆)以及热核聚变堆(ITER)等,涵盖了国内外的各核电机组。
问:公司高温气冷堆项目有哪些
答:目前公司已参与完成的高温气冷堆项目有“10MW高温气冷堆实验堆”反应堆金属堆芯支承、“200MW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反应堆金属堆芯支承及余热排出系统水冷壁等。目前承接在手的高温气冷堆项目有“高温气冷堆CX项目一期工程”反应堆金属堆芯支承、氦净化与氦辅助系统氦气贮存罐等。
问:公司最近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情况
答:公司在余热锅炉行业一直深耕发展,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保持干熄焦余热锅炉、转炉余热锅炉和有色冶炼余热锅炉等领域的市场领导地位之下,也在新的余热锅炉市场中占领重要地位。比如针对现有转炉煤气余能、余热资源浪费问题,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开展了炼钢转炉工艺的节能降碳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形成了转炉煤气全干法余热回收变革性新技术。该技术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承担的科技部“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团队通过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工程应用验证,完成了冶金炉中低温烟气余热高效回收和发电相关的关键性技术研究和开发,攻克了先进可靠防爆技术、大容量高精度蒸汽蓄热稳流技术、紧凑高效间歇性热源余热换热技术、饱和蒸汽发电新技术等。这一技术应用后可使转炉生产吨钢蒸汽产量增加60kg,每年可为单台100吨转炉带来12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该转炉煤气余热回收技术为国际首创,能够通过节水、节电并副产蒸汽,可以将转炉工序的“负能炼钢”水平提高至标杆水平,有望彻底替代转炉现有的OG法和LT法喷水/水雾降温除尘工艺,实现炼钢工艺过程的节能降碳,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问: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答:公司目前设备制造主业在手订单饱和,环保主业机遇良好,未来在深耕主业的同时,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力度,加强管理与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和核安全设备的制造销售业务。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为锅炉、压力容器产品、新能源EPC工程、新能源电力、核电产品、环保工程服务、污水处理工程、固废处置、污水处置、蒸汽销售、新能源电力销售、新能源集成销售等,广泛应用于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及核电行业。公司产品“干熄焦余热锅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公司是国家干熄焦余热锅炉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单位之一,在转炉余热锅炉和有色冶炼余热锅炉等领域也始终保持市场领导地位。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
● 短期趋势:该股进入多头行情中,股价短线上涨概率较大。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已有2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975.39万股,占流通A股3.07%
综合诊断:海陆重工近期的平均成本为5.33元。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海陆重工获1家机构调研:公司目前设备制造主业在手订单饱和(附调研问答)”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