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间,全球最大的隧道工程装备制造商及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专业化制造商铁建重工交出了一份颇具亮点的业绩“答卷”。
2022年年报显示,铁建重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01.02亿元,同比增长6.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8.44亿元,同比增长6.26%,营收净利均创下新高。
对于2022年取得的佳绩,铁建重工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唐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主导产业领先地位持续巩固,同时公司全面拓展出口产品链,全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全方位布局海外市场,海外营收同比增长超过五倍。”
主营业务持续增长
年报显示,自2017年以来,铁建重工岩石隧道掘进机装备在国内市场份额保持第一,水利水电市场占有率超过70%;盾构机已连续两年保持全球第一,大直径及超大直径盾构机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在经营承揽方面,铁建重工坚持工法引领,加强与重点项目、关键客户合作,主营业务持续增长。”唐翔表示。
据了解,报告期内,铁建重工掘进机在海太长江隧道、广花城际铁路、穗莞深城际项目、深惠城际等重大项目重点突破;钻爆法隧道装备在高原铁路项目承揽业绩突出,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销量再创新高,稳居国内外第一;公司加快拓展水利水电市场,完成引汉济渭二期、平江抽水蓄能、衢江抽水蓄能等项目合同签订,实现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33.10%;矿山装备市场迅速增长,签订曹家滩矿井智能快速掘进成套装备等重点销售合同,实现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01.36%,掘锚机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
2022年,铁建重工在海外市场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公司去年在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9.24亿元,同比增长512.04%,新签、中标合同额同比增长74.47%。
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一位工程机械行业的券商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持续的研发投入并解决‘卡脖子’问题,是铁建重工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保持业绩稳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年报显示,2022年铁建重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19%,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07个百分点,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具体来看,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加大超级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装备关键技术、高海拔钻爆法隧道机械化智能装备、地下工程装备数字样机及数字孪生技术与系统等项目的研发。
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也进一步加速了铁建重工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报告期内,公司攻克了双模式刀盘出渣、环形开挖刀盘、倒置式主梁设计、大直径TBM多支护等多项掘进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了装备施工地质环境预测技术、整机机电液一体化、地下工程装备模型库构建等14项关键技术。
值得关注的是,铁建重工的业绩稳健增长仍是“现在进行式”。公司披露的1月份至2月份重大合同签约中标公告显示,2023年前两个月公司签订的重大合同金额合计4.19亿元,此外,公司前两月新签合同金额合计11.63亿元,其中境内、境外合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44%、34%。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已有35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48亿股,占流通A股17.17%
综合诊断:铁建重工近期的平均成本为5.32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铁建重工2022年营收净利创新高 海外市场营业收入同比增超五倍”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