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谊众4月4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3年3月24日接受66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紫杉醇胶束对比于白蛋白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的差异性与优势、公司紫杉醇胶束研发平台的优势、相应的技术壁垒情况介绍。
答:自公司上市以来,已陆续介绍了产品的基本情况与临床数据,尤其通过这一年的临床实践,紫杉醇胶束的疗效与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相较于其他紫杉醇剂型,无论疗效及安全性均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先进性,并且在临床使用剂量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具有相对更好的安全性。该产品是利用公司独家的纳米技术平台所研发的,通过独特的高分子合成技术,独创性地研发了与天然紫杉醇药物活性成分精准匹配的、具有极窄分布系数的药用辅料,并利用纳米技术形成的独家紫杉醇创新剂型(粒径:约18-20nm)。通过我们的载体设计,使有效载荷药物紫杉醇在肿瘤组织的分布具备高渗透长滞留效应,使药物集中在肿瘤组织中,而在正常组织或血液中的分布是极低的。同时,紫杉醇胶束的药代动力学呈现出非常好的线性特征,保证了高剂量使用时更好的疗效。
问:紫杉醇胶束目前入院的情况与目标。
答:目前公司已在全国主要目标省市完成了挂网,挂网的成功意味着产品从体制上不存在入院的障碍,但作为一个新药,进院的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目前紫杉醇胶束是一个自费药,国家对医保谈判、国采的药品,是优先考虑进院的。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采的药品进院也需要通过医院的药事会,因此,紫杉醇胶束的进院是我们要持续做的一项工作。在上海市,为了鼓励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发展,上海市政府建立了《上海市生物医药“新优药械”产品目录》,3月3日是公示的最后一天,紫杉醇胶束也纳入了公示名单内。列入《新优药械》产品目录的药品,根据相关政策指引,政府将在入院应用上加强支持。若紫杉醇胶束最终确认列入《新优药械》产品目录,将对紫杉醇胶束在上海市主要医院的入院工作起到较大的帮助作用。
问:目前,大部分省份依然在持续开展药品进院的工作,公司销售依然以DTP药房为主。
答:对。目前在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下,未经医保谈判的药品如果允许在DTP药房进行推用,我们会尽可能通过DTP药房进行推用。紫杉醇胶束不同于口服药,需要进行静脉配药并输注,患者在DTP药房购买后需要回到医院进行静脉输注。不同省份要求不同,有的省份接受度高,有些省份难度会大一些。 4:公司产品目前为自费产品,年报中披露了公司去年实施了慈善赠药。销售策略上,公司今年在控制用药费用上的策略与工作。 ——公司的核心产品因其良好的安全性,可以维持治疗,给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获益。临床实践显示,目前其他化疗药普遍使用4-6周期就要停止使用,很难做到维持治疗,具有局限性。公司今年会从产能与市场渗透的角度综合考虑,希望能够给更多的患者支持与援助。
问:公司年报中披露了增设的具备100万支产能的生产线预计在今年中期投入使用。公司的募投项目是500万支产能的规划,按照年度为时间节点,在2023、2024、2025年会分别达到什么样的产能规模。
答:目前公司利用现有厂房新增设的生产线仍需要进行模拟灌装、工艺验证、GMP符合性检查等,待这些工作全部完成,拿到检查结果告知书后,方可正式商业化投产使用,公司预计在2023年中后期正式使用新产线。关于500万支产能建设的工作,目前预测将在2024年年底左右完成。 公司希望在产能建设完成,能够充分匹配市场需求、同时能够新增2-3个适应症的前提下,进行医保谈判。
问:公司在2023年营销的重点目标区域。
答:所谓的重点目标区域都是相对的,因为一个区域可能市场容量很大,但准入难度也高,公司力争做好平衡。公司始终坚持以自主营销为主,并持续探索其他创新的营销模式,坚持“第一、唯一、安全、前进”的经营理念,在营销合作上,公司主要与相关上市公司合作,以全面确保合作的安全性与质量。公司将在稳健的基础上,努力做好未来的经营工作。
问:公司年报中提到了关于多肽偶联胶束的研发,请介绍一下研发情况。
答:上海谊众的研发主要基于自身多年积累的科研技术平台开展,公司努力在自身能做的事情上进行突破并做到极致。公司新药研发的目标是相较于其他同类药品,新药的临床价值要具有确定的优效性,公司不会去开展同类产品的复制或相似药品的开发。多肽偶联胶束的研发是公司针对一些特定的肿瘤例如胰腺癌、前列腺癌所开展的。目前胰腺癌在临床中是比较难治的,紫杉醇胶束在实际应用中也用于胰腺癌的治疗,公司希望通过特定的肽与胶束的链接,使药物具备更优的主动靶向性,带动更多的有效载荷药进入胰腺肿瘤组织中,以提高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紫杉醇胶束是具有广谱性的抗肿瘤药品,而公司偶联胶束的研发是针对部分癌种所进行的药品进一步创新。目前研发处于临床前的药效研究阶段,研发进展顺利,后期具体的研发进展及结果请以公司公告为准。
问:公司专利的申请情况与计划。
答:公司的专利申请原则是求精但不求多,公司将在基于自身研发平台与研发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发明专利的申请。后续在研发成果数据完善与最终确认后,将及时进行专利的申请。
问:相较于2022年,公司现阶段营销工作的开展情况。
答:相较于2022年,公司现阶段营销工作正顺利、有序地开展。
问:公司紫杉醇胶束后续扩大适应症的开展计划。
答:紫杉醇胶束广泛应用于各类实体肿瘤的治疗,目前获批的适应症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公司今年主要开展乳腺癌适应症的III期临床研究、肺鳞癌、腺癌联合免疫的研究,胰腺癌等研究也将陆续开展。乳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已获药监局批准。该临床试验针对的是在乳腺癌患者中占比70%-80%的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且针对的是二到四线的治疗。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针对一线未使用过白紫的患者,亚组分析中设计了与白紫在ORR和PFS优效性的头对头的比较。
问:公司在商业化上的规划与业绩目标。
答:公司将始终坚持以自主营销为主,并持续探索其他创新的营销模式。公司去年与百洋医药(301015)进行了顺利的合作,在市场空间划分上,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今年将扩大自营区域范围。公司将高度重视自营团队的成长与完善,包括人才建设,人才培养等。公司将努力做好经营工作,力争业绩越来越好,具体的业绩情况请以公司定期报告为准。
问:基于公司的研发平台所进行的新品开发,若有效载荷药物发生变化、针对不同的组织或者癌种,胶束的分子量等技术指标是否需要调整,若需要的话,临床研发流程需要什么。
答:若有效载荷药物发生变化,则该产品为全新的药品,需要严格遵照国家相关的标准与要求进行研发。
问:其他厂商胶束的研发情况以及获批的可能性。
答:生物学的微小差异会带来临床结果的迥然不同,只有彻底解决产品稳定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具备真正临床价值的药品才能顺利获批。
问:公司是否考虑海外合作发展的情况。
答:公司将在合适的时机,具备合适的合作伙伴的基础上,考虑海外发展战略,具体情况请以公司公告为准。
问:公司今年自营销售团队人数扩展目标。
答:公司预计今年自营销售团队人数达300人; 上海谊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致力于抗肿瘤药物改良型新药的研发及产业化,核心产品是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改良型新药创新企业,拥有纳米技术和药用高分子辅料合成的核心关键技术,在纳米给药系统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可针对临床应用的经典药物采用不同分子量药用辅料通过该技术进行剂型改良,大幅提升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赋予其新的价值和生命力。公司自主研发的紫杉醇胶束是聚合物胶束技术产业化的结果,融合了纳米技术,生物材料,医药等新技术,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第一批课题立项项目,申请并获授权3项发明专利,覆盖了药用辅料,剂型,工艺制备等剂型制备的关键技术,产品上市后将填补国内胶束制剂领域的空白。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
● 短期趋势:该股进入多头行情中,股价短线上涨概率较大。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已有18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772.45万股,占流通A股27.85%
综合诊断:上海谊众近期的平均成本为94.39元。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上海谊众获66家机构调研:关于500万支产能建设的工作,目前预测将在2024年年底左右完成(附调研问答)”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