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外收入首度下滑
新宝股份“代工厂”的头衔还要顶多久?
新宝股份(002705)坐落于“家电之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这家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企业,以替海外品牌代工起家,逐渐成长为全球小家电“代工之王”。
但在2022年,主营业务以出口为主的新宝股份遭遇了上市以来海外收入的首度下滑。二级市场上,在券商几乎一致看好下,公司股价(前复权)却经历了两年多的一路下跌,自高点处已经“腰斩”。
对于小家电代工“隐形冠军”新宝股份来说,拥抱自主品牌,扔掉“代工厂”头衔之路任重而道远。
股价“腰斩”,券商竟看走了眼?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开年以来,有11家券商研报给予新宝股份“买入”评级,另有1家“推荐”,1家“强烈推荐”,还有2家表示可以“增持”。新宝股份成为这些机构眼中的香饽饽。
“内销疫情影响减退,外销客户回补库存,看好2023年收入改善、盈利提升。”开元证券对新宝股份未来业绩表现不吝赞美。德邦证券则指出,新宝股份的盈利能力正在“步入修复通道”。天风证券(601162)同样看好新宝股份未来的发展,其认为:“后续随着海外去库存进入尾声,公司业务有望逐步企稳。”
从行业地位来说,新宝股份确实不遑多让,其是国内小家电代工领域的“隐形冠军”。外界声音认为,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新宝股份“形成了较强的规模优势,培养了产品策划、工业设计、技术创新、快速量产等服务能力,形成了较强的产品综合竞争优势。”
2021年,新宝股份总营收已经突破149亿元。虽然其预计2022年总营收将降至137亿元左右,但归母净利润却不降反增,同比提高20.97%。
但是,券商的一致看好、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却没能换来投资者的青睐。
二级市场上,2023年首个交易日至今,新宝股份的股价区间涨幅仅有3.06%。时间再向前推两年,2021年1月22日,新宝股份股价摸至56.14元/股的高位后,转身步入下降通道,534个交易日内跌幅近70%。
股价一路向下的背后,是新宝股份的盈利能力在2020年达到“巅峰”后,再难创出新高。2020年,新宝股份以近132亿元的营收,拿下超11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对比公司2021年、2022年的数据,在营收不及后两年的情况下,盈利能力却遥遥领先。
而在新宝股份2020年下半年股价快速拉升的过程中,大股东丢出了减持方案:公司现第二大股东,东菱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东菱”)彼时表示,计划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不超过2000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5%,不超过其持有公司总股份数的9.81%。
2021年1月29日,就在新宝股份股价摸至高点后不久,公司发布公告表示,香港东菱减持计划已经全部实施完毕。数据显示,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期间,香港东菱减持金额参考市值或超过8亿元。
努力转型的“代工厂”
新宝股份能把小家电代工业务做至如此,实属不易。
2021年,新宝股份主要由代工贡献收入的海外业务实现营收超过116亿元,创出历史新高。而更加引发市场关注的是,公司的内销业务收入逼近33亿元,同样取得突破。发力自主品牌,正成为新宝股份这家“代工厂”眼下高度重视的发展规划之一。新宝股份总裁曾展辉则用“代工厂的品牌梦”来解释公司的志向所在。
为了把自有品牌的盘子做大,除了自创品牌外,新宝股份还发力外延并购——公司正逐步将合作品牌“摩飞”纳至麾下。
2023年3月13日,新宝股份对外宣布,其收到了英国公司注册处出具的股权转让确认书及相关资料,确认完成了收购摩飞消费电器100%股权的转让交割。目前,公司已持有摩飞消费电器100%股权。
此前的2022年10月,新宝股份召开董事会决议,拟斥资1.98亿美元收购摩飞公司持有的中国商标,以及摩飞公司境外持有的摩飞消费电器100%股权。公司将借助上述交易间接收购摩飞公司境外(除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以色列等地区外)持有的国际知识产权等资产。
借此,新宝股份“出口业务将由OEM/ODM模式为主逐步转变为OEM/ODM出口+品牌运营多业态发展的模式。”公司表示希望以“摩飞”为跳板,改变在海外市场的销售规模。
经过多年的积累,新宝股份也确实做出了一些成绩:从2009年推出“东菱”到前两年风靡一时的“摩飞”,再至乘着咖啡热潮而起的“百胜图”,这些在小家电领域风生水起的品牌,其背后站着的都是新宝股份。公开资料显示,其旗下的自主品牌还包括“歌岚”“鸣盏”“莱卡”,分别对应个护美容电器、茶电器和净水器赛道。
根据京东、天猫及抖音跟踪数据,2022年第四季度,新宝股份旗下“摩飞”“东菱”及“百胜图”业绩增速分别为3%、超30%、超200%。国信证券认为,新宝股份“自有品牌业务依然有较为不错的增长,其中咖啡机品牌百胜图增长最为靓丽。”
但想撕下“代工厂”的标签并不容易。急欲在海外变招的背后,是新宝股份2022年海外营收出现下滑。报告期内,其海外收入约97亿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约16%。新宝股份解释:“主要原因是2022年二季度开始,海外小家电总体需求转弱。”
虽然公司国内营收在2022年或迎来约21%的同比增长,但眼下,海外依旧是新宝股份营收的主战场,即便相关收入有所下滑,但占总营收比重仍超七成。2022年,伴随海外营收减少约19亿元,尽管内销增长约7亿元,再创新高,公司总营收的盘子依旧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对此,开元证券指出,在海外高通胀背景下,新宝股份的外销仍在承压。
“宅经济”的潮水能否再创“新宝”?
“内增外减”后,新宝股份似乎迎来了可喜改变——2022年,公司2022年减收却增利,其归母净利润较2021年增长约1.67亿元。
根据业绩预告,新宝股份“相继通过产品调价、技术创新、生产效率提升等降本增效措施”逐步修复了产品的盈利能力。但或许,汇兑损失的大幅减少,才是公司盈利能力得以改善的主因。2022年,新宝股份财务费用中的汇兑损失比上年同期减少约3.08亿元。机构也认为,新宝股份2022年的盈利改善“受益于汇率贬值等因素逐步释放弹性”。
天风证券分析,新宝股份“汇兑损益的变动对于公司净利润合计影响约为1.7亿元左右”。这与公司的归母净利润的变动幅度几乎一致。其还提到,在剔除汇兑相关的影响后,新宝股份2022年实际归母净利润约为7.88亿元,较2021年剔除后的7.9亿元实际是下滑的。
经天风证券计算,新宝股份的2022年净利率同比提升了0.5个百分点,其表示:“可能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以及公司内销占比提升带来的贡献。”但这样的表现难言出色。长久以来,毛利率不高是像新宝股份这样的“代工厂”的“心头病”。截至2021年年底,新宝股份国内、国外的毛利率数据均处在下降通道中。其中,国外的毛利率已经跌至2012年时的水平,国内的毛利率更是回落至2011年同期水平。
更重要的是,占营收大头的海外毛利率近10年来长期在不到20%的水平运行。此前,营收的不断增长尚能掩盖海外毛利率偏低对盈利的影响,如今,伴随海外营收进入上市以来的低谷期,自有品牌又未到撑起营收大局之时,新宝股份正处于一个尴尬的时期。
对于新宝股份来说,公司急需“新宝”——借新的自有品牌来打开营收局面。只是,“摩飞”的成功并不容易复制。公司在财报中多次提到,希望把“摩飞”“爆款产品+内容营销”的打法拓展到其他自主品牌业务中。但结果并不理想。2021年时,“东菱”在国内实现营收2.4亿元左右,较2020年同期下降约21%。
新宝股份在接待投资者调研时,曾反思过“东菱”的表现,认为“产品过于集中在厨房电器领域,而且创新主要集中在三级类目的内部差异化部分”制约了“东菱”整个品类的规模。
而“摩飞”的增速是否会放缓,也成为新宝股份接下来需要面临的另一挑战。2020年疫情期间,“宅经济”让小家电受到消费者追捧。彼时,凭借小红书、抖音等兴趣社交平台,走“小而美”路线的“摩飞”借助爆款产品成为“网红”。
然而,“宅经济”的红利能否延续则被打上问号。2023年开春以来,曾经火爆一时的“露营热”就在全国各地全面遇冷。而直接受益“宅经济”的小家电企业也在面临注册量锐减的局面。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小家电相关企业的注册量已经降至近10年来的新低,仅有0.55万家。2021年则为2.14万家。
重重压力下,海外营收下滑后的新宝股份能否等来自有品牌的“新宝”?
02
基金一季度业绩“大摸底”
适度寻求高质量发展趋势下的投资机会
年初A股迎来反弹,2023年一季度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部分基金的业绩也跟着水涨船高。
回顾:权益类业绩首尾相差67%
回顾一季度的A股市场,明显有回暖的感觉。今年一季度表现最好的是深证成指,涨幅达到6.45%,上证综指虽然不及前者,但涨幅也达到5.94%,此外,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分别上涨4.63%、2.25%。
观察一季度的基金表现,成长主题再次领涨市场,成为“尖子生”基金的共同特征。数据显示,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最好的是诺安积极回报,收益率为49.9%,该基金是混合型基金,由知名基金经理蔡嵩松管理,去年四季报显示其主要配置的是芯片、集成电路等行业。
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招商体育文化休闲以44.48%净值增长摘得桂冠,该基金由文仲阳管理,其一季报前十大重仓股中捷成股份(300182)、丝路视觉(300556)分别为第六和第八大重仓股。此外,嘉实信息产业、银华体育文化、天治研究驱动、国新国证新锐今年一季度的业绩也都超过40%(见表)。
看完“尖子生”,再来看看绩差生。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场表现最差的是国联安气候变化责任投资,净值下跌了17.15%,紧随其后的是中航新起航、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和广发先进制造,分别下跌了17%、15.53%和15.07%,跌幅前三的全部为混合型基金。可见,即便是仓位灵活的混合型基金,收益分化也较为严重,首尾业绩相差67%。
展望:挖掘高质量发展趋势下的投资机会
2022年一季度,A股市场回暖的信号明显,接下来究竟机会在哪?投资者又该如何布局?
“在当前的市场位置,积极布局,迎接即将到来的科技大行情。”诺安积极回报的基金经理蔡嵩松在新出炉的2022年年报中指出,未来的主基调围绕疫后经济恢复,虽然恢复节奏曲折,但是一切只会更好。左右市场情绪的疫情因素大大降低,未来的市场终于回归基本面本身,站在当下的时间点,很多板块已经非常具备投资价值。回归科技板块,芯片板块的两大主要矛盾,都已到了临界拐点的时候。景气度下行在去年四季度继续消化之后,随着经济恢复需求重启,库存去化会进一步加速;而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极限施压之后,进一步的制裁已经乏善可陈。无论设备材料板块还是设计板块,目前已经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
招商优势企业基金经理翟相栋在年报里表示,“对于权益市场,我们对2023年的市场相对乐观。A股市场将会面临相对较好的外部环境,市场机会将多于2022年。展望2023年,居民老龄化已成为未来十年重大的时代背景,高质量发展是这一背景下重大的投资机遇。因此,将重点挖掘高质量发展趋势下的投资机会,在芯片半导体、数字经济、高端制造、机器人、老龄化消费及服务、医药医疗等领域积极布局。”记者 王金萍
03
腾龙健康:大手笔募资却对募投项目产能“遮遮掩掩”
主要市场面向海外,从事水疗按摩缸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广州腾龙健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龙健康”)日前更新招股说明书,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提出的10.13亿元拟募资金额甚至超过了公司目前的资产总额,募集资金拟投入到水疗按摩池配件生产基地升级、水疗按摩池关键部件产业化、智能仓储及信息化建设、研发中心升级建设等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
《》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注意到,拟大举募资扩产的腾龙健康,对于募资后的产能扩张的规模却“语焉不详”,加之招股书中对公司产能情况采用理论工时和实际工时来表示,难免让人对公司实际产能和产能利用情况“云里雾里”,从而对于公司募投项目的消化能力产生疑虑。
产能披露“云山雾罩”
水疗按摩缸起源于欧美并且受到当地消费者的喜爱,腾龙健康作为水疗按摩浴缸配件的生产和销售商,其主要服务于Watkins、Blue Falls、Bullfrog等国际知名水疗按摩浴缸制造企业,其主要产品按功能分为按摩产品、水处理产品、灯光产品和附件产品。
报告期内,腾龙健康2020-202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1亿元、3.90亿元、4.4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6496.95万元、1.15亿元、1.40亿元。
业绩增长的同时,腾龙健康将目光投向了扩大生产能力,根据招股书,此次IPO拟募集的资金需求比较大,提出了10.13亿元“大手笔募资”,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腾龙健康的总资产仅仅3.87亿元。如果从金额上来看,腾龙健康此次IPO拟募集资金是其最近三年净利润总和的三倍多,同时也是公司2022年底总资产的近三倍。
如此大额的资金募集将主要投向扩增产能,因此腾龙健康的现有产能情况以及报告期公司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情况颇受关注。
在招股书中,腾龙健康的产能情况是通过理论产能工时和实际耗用工时来表示。招股书将公司产品类分为塑胶类产品和电子类产品,2020-2022年,公司塑胶类产品理论工时分别为157500小时、157500小时、220500小时;而从实际耗用工时来看,分别为151645小时、159930小时、185333小时,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6.28%、101.54%、84.05%,2022年度塑胶类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尚未饱和。而电子类产品的理论产能工时分别为60900小时、97913小时、100800小时,实际耗用工时分别为60389小时、102648小时、100122小时,产能利用率则分别为99.16%、104.84%、99.33%(见图一),实际耗用工时和产能利用率在2022年皆出现了下降。
公司生产的理论工时究竟如何计算、怎么确定的,招股书中只有一个个“空洞”的数字,腾龙健康仅一笔带过并未对此进行详细直观地解释。而且招股书披露公司产品产销率时,又按照和产能利用率时不一样的产品分类,将产品类别分为灯光产品、按摩产品、水处理产品、附件产品几大类,产量则是以万个作为单位标准,和产能计算完全不同。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腾龙健康除了按摩产品的产销率未满100%,为96.68%以外,其余产品的产销率均超过了100%(见图二)。但是,由于对于产能利用和产销率产品分类标准并不相同,这就使得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之间的产品类别之间无法“直观对比”,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
图二:产销率情况招股书截图
从过往的IPO来看,用工时表示产能规模和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并不多见。对此,腾龙健康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水疗按摩缸配件产品的产品种类和型号较多,不同类别或者不同型号的产品在材料、形状、大小和生产流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司主要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并根据在手订单状况合理安排生产设备的使用和员工的生产,由于产品差异较大,不同产品所耗用的生产时间、所需生产流程和所使用的模具设备均不尽相同,因此,以生产设备或产线数量为产能统计标准无法真实反映公司的生产能力,而以生产小时数代表产能标准更为客观、准确。塑胶类产品以注塑设备理论产能工时计算,产量以注塑设备实际开工时间计算。电子类产品以生产人员理论产能工时计算,产量以生产人员实际工时计算。
根据公司披露,截至2022年底,共有员工554人,其中生产人员为393人,如果按照生产人员每人每年工作250天,每天工作8小时,仅一班制的话,那么生产人员的工时也达786000工时,这个工时数也和公司招股书披露的塑胶类和电子类产品理论工时之和完全无法对应,存在数倍差异。但是由于公司在计算理论产能工时塑胶类以设备理论产能计算,电子类又以生产人员理论计算,标准也不统一,这也让投资者无法根据披露直接感受公司相关生产能力。
这就产生一个疑问,塑胶类产能设备生产能力究竟是如何计算工时的?电子类产品以生产员工进行计算,工人工时计算是以三班倒还是两班倒还是一班制,一年是按照多少天工作日进行测算?公司理论生产工时这一理论生产能力测算是否存在计算不足的情况?
而根据证监会《关于注册制下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注册制下进一步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应当坚持三方面基本原则:首先,坚持以投资者需求为中心,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招股书既要简明清晰、通俗易懂,方便普通投资者阅读和使用,又要内容丰富、充分详实,满足专业投资者需求。在招股书中,腾龙健康以抽象的理论工时来披露产能,而在此后披露公司产品的产量和销量又是以灯光产品、按摩产品、水处理产品、附件产品的件数进行分类披露,且计算产能工时,又以塑胶类产品和电子类产品进行分析,前后披露分类也不一致,仅仅两类产品计算理论工时,一种用设备工时,一种用员工工时,标准多变不统一,以上披露方式是否通俗易懂,方便投资者进行比较、分析?就上述疑问,记者曾发函采访腾龙健康,公司对此并未回复。
募投项目产能增加情况“语焉不详”
大手笔募投的腾龙健康,其在招股书中披露的募投计划显示,此次IPO拟投入水疗按摩池配件生产基地升级项目、水疗按摩池关键部件产业化项目、智能仓储及信息化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拟将4.09亿元投入水疗按摩池配件生产基地升级项目,为拟募投金额最大的一个项目。记者发现,在招股书中,腾龙健康对该项目的概况、投资概算,项目生产工艺、主要原料和能源供应情况、项目的选址、项目的环保情况,项目的组织实施都进行了披露。腾龙健康同时声称:“该项目实施后,将实现公司产能的大幅提升,解决现有产能瓶颈,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对于这大幅提升的产能具体数字究竟是多少,该如何消化,腾龙健康在招股说明书中却没有进行具体披露。
从招股书对该项目的披露来看,水疗按摩池配件生产基地拟在广东省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一栋厂房,用于生产车间、食堂、员工活动中心及停车场,并对公司现有注塑车间实施自动化改造。
从项目的投资概算来看,项目的建设投资为3.77亿元,占比为92.03%,其中,建筑工程费用为2.01亿元,占总投资的近50%。
记者在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官网上,找到了公布的《广州腾龙健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水疗按摩池配件生产基地升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告》,根据该受理公告,水疗按摩池配件生产基地升级项目的总投资额为4.77亿元,与招股书披露的4.09亿元的投资金额存在差异(见图三)。
在该环评受理报告中,并未提及上述项目现有产品的产能情况,表示项目分为两期进行产能升级,其中一期升级后,水疗按摩池按摩配件(塑胶类)生产规模提升至1500万个,水疗按摩池水处理配件(塑胶类)升级为800万个,水疗按摩池照明产品(电子类)升级为1000万个,水疗按摩池附件及其他(塑胶类)升级为700万个;二期改造后,生产规模在一期升级的基础上再扩增一倍,水疗按摩池按摩配件(塑胶类)生产规模提升至3000万个,水疗按摩池水处理配件(塑胶类)升级为1600万个,水疗按摩池照明产品(电子类)升级为2000万个,水疗按摩池附件及其他(塑胶类)升级为1400万个(见图四)。
从该环评受理公告上来看,腾龙健康的生产规模并非像招股书中所称只能以理论工时来计算,而是用万个进行了非常具体地说明。虽然报告未明确现有产能规模,但是仅从二期升级比一期升级项目后翻倍的产能扩增来看,该项目募投之后,相关产能的扩增将远超现有产能的两倍。
环评受理公告同时还显示,仅该项目在升级前,员工260人,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8小时,员工不在项目内食宿,其员工年工时数达624000工时。
从上述披露来看,虽然该项目员工只是腾龙健康生产员工的一部分,但其员工的生产工时“似乎”已经远高于腾龙健康招股书在公司产能披露的塑胶类和电子类理论工时的总和,究竟是招股书中披露有误,还是公司的理论工时选择的标准与环评受理公告中并不相同,因腾龙健康未在招股书中对理论工时的计算进行详细介绍,而更加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在网站随后披露的该项目环评批复报告中,产能的扩充情况似乎“浮出水面”,尽管该项目在对产能的描述使用了和环评受理公告中不一样的“统计表述方式”,使用的是万套为标准,但该批复报告指出该升级项目年增产塑胶制品225万套、电子产品75万套,改扩建后全厂年产塑胶制品300万套、电子产品100万套。项目年工作315天,每班8小时,其中注塑车间每天3班,其余工序每天1班。从字面理解来看,这意味着目前该项目产能为塑胶制品75万套,电子产品25万套,两期升级改造之后该项目的产能可能将扩增至现有产能的四倍。
公司水疗按摩池配件生产基地升级项目的投资金额招股书和环评受理报告中披露的总投资额为何不一致?出现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该项目升级后,产能究竟会比现有产能提升多少?公司招股书中对募投项目产能情况未进行任何具体详细披露,遮遮掩掩的原因是什么?该项目升级后产能扩充是否如同批复报告中显示,将会扩增至现有产能的四倍?如此大规模的产能扩充,公司是否能够消化,公司如何看待产能扩充的必要性和盲目性问题?另外,环评报告显示,无论是升级前还是升级后,员工均不在项目内食宿,募投显示,该项目投资建设包括员工食堂,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相关建设,请问项目员工不在项目内食宿却拟用募投资金兴建员工食堂是否必要?员工食堂等基础设置拟具体投入又是多少?
就上述疑问,《》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曾致电并致函腾龙健康,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此外,就公司募投的水疗按摩池关键部件产业化项目的产能扩充及消化能力情况,以及公司子公司存在无法向母公司分红的风险等问题,本报还将继续关注。记者 尹珏
● 短期趋势:该股进入多头行情中,股价短线上涨概率较大。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已有213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5517.01万股,占流通A股6.70%
综合诊断:新宝股份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7.20元。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海外收入首度下滑,新宝股份“代工厂”的头衔还要顶多久?”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