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众生的地球”,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601166)始终秉持“寓义于利”的发展理念,已在绿色金融领域深耕16载,走出了一条“点绿成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引领ESG潮流,推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近日,兴业银行发布《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该行连续第十四年发布此报告。《报告》显示,兴业银行主动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发展战略和公司治理中,将ESG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制定ESG授信政策并将ESG评估体系嵌入企金、同业、零售三大业务条线授信流程。作为国内银行业践行ESG的先行者,兴业银行MSCI ESG评级已连续4年蝉联中国银行业最高评级A级。
兴业银行深圳分行扎根特区二十五年,持续擦亮“绿色银行”金色名片,领跑深圳绿色金融市场,助力推动深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截至2023年3月,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绿色贷款余额226亿元,主要投向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固废处理等重点领域。
以赤道原则为准绳,践行ESG理念
兴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表现在为客户提供的绿色融资上,还体现在对大型项目潜在环境与社会风险的把控和管理中。自2008年采纳赤道原则以来,兴业银行一直将赤道原则的管理流程贯穿到企业自身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截至2022年末,该行适用赤道原则项目累计1,346笔,所涉项目总投资为5.2万亿元。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积极践行总行发展战略,始终以赤道原则为准绳,在光伏、风力、生物质能发电等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过程中,将其作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
2021年至今,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已为多笔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融资。以广东某风电场项目为例,项目所处位置风能资源丰富,建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超10万兆瓦时,既满足广东省能源需求,也减轻环境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到项目现场开展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辅助企业制定一套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可监测性的《行动计划》,包括建立社会与环境管理体系、劳工和工作条件、资源效率和污染防治、社会健康安全和治安等共计12项行动措施,有效提升提高了企业发现风险、解决风险的意识和敏感度,环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三丰收。
“‘赤道原则’在提升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水平。通过银行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企业的环境与社会绩效得以提高,不仅节省了能源消耗、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正是‘赤道原则’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应用”,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绿色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兴业银行深圳分行将继续践行ESG理念,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履行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同向发力,为深圳“双区”建设持续注入绿色动能。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高抛低吸。
● 长期趋势:已有747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08.99亿股,占流通A股52.46%
综合诊断:兴业银行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7.24元。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的ESG实践:以赤道原则护航高质量发展”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