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酱油茅”海天味业(603288)计划营收为280亿元、利润目标为74.7亿元,如今双双落空。
赶在4月的尾巴,海天味业披露了2022年财报。报告期内,其营收微增2.42%至256.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7.09%至61.9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同比骤减39.43%至38.30亿元。
2022年,被海天味业定义为直面多维挑战,砥砺爬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在加剧,公司经营成本高企的周期在延长,让人措手不及的舆情冲击余波仍未平......当种种挑战以叠加效应横亘于前时,我们感知到这可能是数十年来环境最为复杂的一年……”在年报中,海天味业方面坦言,也正是在这样的2022年里,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了自上市以来的首次下降。
事实上,回顾海天味业历年财报便可发现,自2017年开始,其业绩就已驶入“减速带”。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海天味业的营收增速由17.06%降至2.42%,归母净利润增速更是由24.21%直缩窄至-7.09%。26日,海天味业报收68.44元/股,下跌3.27%。
业绩疲软明显
作为中华老字号,海天味业由一家佛山酱油厂起家,目前的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料酒、调味汁、鸡精、鸡粉、腐乳、火锅底料等十几大系列百余品种500多规格。
2014年2月,海天味业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当天市值就逼近500亿元,造就了34个亿万富翁,之后市值不断创下新高。2020年,海天味业的市值曾一度突破6500亿元,被誉为酱油界的茅台。
海天味业的业务板块相对清晰,营业收入主要由四块构成:酱油、调味酱、蚝油及其他。2022年,该公司除其他版块外,酱油、调味酱、蚝油的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营收占比过半的酱油业务的同比下降2.3%至138.61亿元;营收占比近18%的蚝油销售收入也微降2.54%至44.17亿元。
此外,2022年,以线下渠道为主的海天味业在线上渠道营收大增40.39%至9.89亿元,不过对整体业绩的贡献仍然有限,该板块营收占比仅为3.9%。相比之下,其线下渠道的营收约为228.05亿元,同比下降0.38%。
值得一提的是,海天味业的毛利率也有所减少。报告期内,其毛利率与2021年同期相比减少2.67个百分点至37.11%。具体来看,2022年,海天味业的酱油毛利率减少2.62%至40.29%;调味酱的毛利率减少2.24%至37.28%;蚝油的毛利率减少0.96%至33.65%;其他产品的毛利率减少3.45%至27.18%。
根据海天味业的解释,毛利率下降主要是报告期内材料采购成本上升所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海天味业食品制造业的直接材料成本达125.55亿元,增幅4.26%;制造费用 12.34亿元,同比增长11.77%,直接人工成本达4.17亿元,同比上涨23.13%。
实际上,海天味业业绩疲软早在2022年三季报就已显现。记者留意到,在去年12月的业绩说明会上,海天味业方面给出的解释为,餐饮受疫情影响,需求减弱,同时因为经销商库存水平普遍偏高,公司主动减少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从成本端来看,公司产品主要原材物料的价格一直处于较高位水平,对利润的影响也比较大。
彼时,根据海天味业的说法,预计2023年上半年整体成本趋向稳定,该公司也提及,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不能一味地将成本向消费者转移,面对成本压力,公司暂无提价计划,而是首选加强内部管理。
一位食品行业观察人士对记者表示,海天味业业绩放缓除原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外,目前行业竞争激烈,在这个领域,除了老对手千禾味业(603027)、李锦记、中炬高新(600872)外,还有不少新玩家纷纷进入酱油领域,加之受去年“双标门”事件的影响,对该品牌亦产生了负面影响。
曾陷“双标”风波
2022年,海天味业遭遇了一次重大舆情危机。在年报中,该公司亦坦言,“2022年我们遭遇前所未有的‘舆情’冲击,给我们造成了较大影响......”
时间拨回至2022年9月底。彼时,一则以添加剂勾兑酱油的短视频在多个平台引发广泛关注,虽然这则短视频并未提及具体品牌,但在评论区,很多网友直接点名“海天”。
此后,不少网友还指出,国外售卖的海天酱油配料表中,除了大豆、食盐、砂糖等原料外,寻不到食品添加剂的踪影;而国内销售的海天酱油,除了必要原料外,还含有多种添加剂。
随着舆论持续发酵,2022年9月30日、10月4日以及10月9日,海天味业曾三度发布声明。在第一份声明中,海天味业通过其官方微博以辟谣的方式对“双标门”事件做出回应,其认为消费者是在造谣,并扬言要对部分短视频账号作者追究法律责任。
之后,“海天味业回应酱油添加剂争议”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并成为全网讨伐对象。2022年10月4日深夜23点54分,海天味业再度通过微博进行表示否定“双标”,声称海天产品的内控标准要求,大多都高于甚至远高于国家标准,同一品质的产品,国内国际的内控标准都一致。
不过,对于海天味业的两度回应,网友并不买账。势态越演越烈,2022年10月9日晚间,海天味业以公告的形式发布了第三份声明。在指出于国内外市场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的同时,该公司还表示,国内作为公司最大的消费市场,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在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同时,国内的产品线种类更为丰富。
尽管三度回应试图打消消费者质疑,但资本市场仍给出了消极反馈。2022年10月10日当天,海天味业市值蒸发近360亿元。
该次的舆论风波会对海天味业的业绩带来进一步影响吗?记者注意到,彼时,这是不少投资者在交流平台上备受关注的问题。
如今,时间或已给出了答案。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已有213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43亿股,占流通A股14.88%
综合诊断:千禾味业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2.89元。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海天味业“失速””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