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股份公司技术总顾问赵东指导的五粮液(000858)微生物研究团队再传喜报,从五粮液明初古窖池窖泥中,首次分离出一株产生多种白酒有益风味成分的梭状芽孢杆菌全新菌种(编号WLY-B-L2T),被命名为“产香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aromativorans)。该新菌种的微生物分类学研究成果《Clostridium aromativorans sp. nov., isolated from pit mud used for producing Wuliangye baijiu》(分离自五粮液窖泥的产香梭状芽孢杆菌新菌种)已公开发表于国际知名微生物学杂志《Antonie Van Leeuwenhoek》(全文链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图1 论文发表页面
研究显示,产香梭状芽孢杆菌是严格厌氧菌,革兰氏阳性,0.5-0.7μm宽、1.7-3.1μm长的直形或略微卷曲形杆状细胞,单独或成对排列。菌落呈圆形,浅黄色,凸起,不透明,边缘不规则。生长条件为温度15-45℃、pH5-8、NaCl浓度0-3%和乙醇浓度0-6%。能产生白酒中丁酸、戊酸乙酯、乙酸乙酯和2-戊酮等重要风味成分。
图2 产香梭状芽孢杆菌的电镜图
浓香型白酒的窖泥中蕴藏了数以十亿计的厌氧微生物,梭状芽孢杆菌是窖泥厌氧微生物大家庭中十分重要的一员。过去在浓香型白酒窖泥中曾发现了大量的梭状芽孢杆菌,包括克氏梭菌(Clostridium kluyveri)、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等,多以产丁酸、乙酸等有机酸为主。其中,丁酸是白酒中的一种重要有机酸,不仅是丁酸乙酯的前体物质,也是白酒中重要的呈味化合物,具有典型的酸涩口感。而本研究中首次发现的产香梭状芽孢杆菌,来源于被称作“活国宝”的五粮液明初古窖泥,除了能产生丁酸外,还能产生白酒中的戊酸乙酯、乙酸乙酯和2-戊酮等重要风味成分。乙酸乙酯和戊酸乙酯具有典型的果香味,有类似香蕉、苹果的香气,是浓香型白酒重要的骨架风味成分。产香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这些有益风味成分对白酒酒体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
图3 产香梭状芽孢杆菌的基因组图
WLY-B-L2菌(产香梭状芽孢杆菌)的发现是五粮液微生物研究团队继发现JNU-WLY1368菌(解乳酸己小杆菌)、JNU-WLY501菌(丙酸嗜蛋白菌)以及WLY-L-M-1菌(空气丛梗孢酵母)三株五粮液酿造独特新菌种后的最新发现,深刻诠释了微生物在五粮液大国浓香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对解析浓香型白酒核心微生物,稳定老窖泥微生物生态功能,提升五粮液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长期一般,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综合诊断:五粮液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69.02元。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喜报!五粮液又发现一株新菌种”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