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 本报记者 倪铭娅

  6月14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集团”)以“合力同行 共创价值”为主题,在南京举办2023年上市公司集体投资者交流活动。一拖股份(601038)、国机重装(601399)、国机精工(002046)、中国电研、中工国际(002051)、苏美达(600710)六家国机集团控股上市公司进行主题展示和圆桌交流。

  通过本次活动,国机集团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搭建交流桥梁,进一步加深投资者对各家上市公司的了解,增进了市场认同,让投资者走得近、听得懂、看得清、有信心,实现与广大投资者“合力同行、共创价值”,共同努力打造优秀上市公司,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推动自主创新

  国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罗乾宜介绍了国机集团的业务发展情况,总结了近年来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据介绍,国机集团成立于1997年1月,发源于第一机械工业部,由原机械工业部70多家科研设计院所、装备制造和工贸企业整合发展而来。

  国机集团聚焦科技研发与服务、先进装备制造、工程承包与供应链三大主业,积极服务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农业强国等国家战略,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正逐步发展成为在机械行业多个细分领域处于领军地位的多元化、国际化、市场化特大型综合性装备工业集团。

  “国机集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部署,编制提高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从对接资本市场、改善基本面、提高股东回报、推动自主创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强化制度创新、推动ESG落地等方面,深入推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罗乾宜说,控股上市公司在业绩表现、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公司治理以及内部管理等方面走在前列,已经成为国机集团经营发展的支撑力量。

  对接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作为集团主要的产业和资本平台,进一步利用资本市场,科学谋划产业和科技发展,助力集团高质量发展。

  从对接资本市场,推动优质资产上市方面来看,中国电研在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央企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改革试点企业中的首家上市企业。国机重装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国家级高端重型装备旗舰,实现重新上市。

  从持续改善基本面,提升股东回报方面来看,参与此次活动的六家上市公司基本面稳健,近三年营收、利润总额大幅增长,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较高,与广大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

  从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增强发展动能方面来看,相关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主要投向科技创新类募投项目,紧扣国家工业强基、制造强国的目标与任务要求,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提升上市公司透明度

  据了解,国机集团拥有13家控股上市公司,是集团经营发展的支撑力量。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以及内部管理等方面成为集团下属企业的优秀代表。

  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中工国际、苏美达获评交易所信息披露考核最高评级。其中,中工国际连续12年获评深交所信息披露考核A级。苏美达、中工国际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2上市公司董办最佳实践”榜单,国机重装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2上市公司董办优秀实践”榜单。

  强化制度创新,激发企业活力。相关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改革政策,持续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管理层、核心骨干与公司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强化,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ESG落地生根。7家上市公司入选中证央企ESG50指数、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中证国新央企ESG成长100指数等新一批央企指数;苏美达成功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ESG实践案例”。

  罗乾宜表示,国机集团将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坚持党的领导,优化公司治理;聚焦主责主业,培育长期价值;强化资本运营,发挥上市公司平台功能;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升上市公司透明度;积极回报股东,增进价值实现;建立ESG体系,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打造主业突出、治理规范、业绩优良、核心竞争力强的上市公司集群,争做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双优生”、中央企业和资本市场守正创新的“先锋队”。



 

国机重装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3-06-15)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已有27家主力机构披露2022-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20.30亿股,占流通A股64.46%

综合诊断:国机重装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14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相关阅读

本文国机集团:争做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双优生”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