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智北京报道
8月25日晚间,中国中车(601766)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中车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多元业务架构更加均衡,支撑整体业绩持续稳中向好。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3.03亿元,同比增长7.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0亿元,同比增长10.53%,整体经营发展持续稳健。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楼齐良介绍,近年来,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支撑的全生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DLS业务模式已经成为中国中车的一个亮点。目前公司已形成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元发展的业务架构,铁路装备业务优势进一步巩固,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持续壮大,机电、风电装备、新材料等新业务不断多元拓展,现代服务业务实现规范发展,满足和引领了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中国中车增长点不断增加。
新产业成第一大营收来源
从营收和利润方面看,财报显示,公司本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73.03亿元,同比增长7.39%,净利润34.60亿元,同比增长10.53%,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
上半年铁路装备业务依然是中国中车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实现收入285.6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2.72%。具体来看,铁路装备业务中机车业务收入94.80亿元,客车业务收入12.63亿元,动车组业务收入137.33亿元,货车业务收入40.8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中车已经建设了全球领先的高速动车组、大功率电力及内燃机车、先进铁路客车产品、先进铁路货车产品、先进城轨交通及地铁产品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形成了国际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制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完善的质量保证、安全保障、全球供应商等体系,形成了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制造系统,有能力满足世界任何轨道交通装备市场需要。
但从营收来看,新产业(300832)业务异军突起,实现收入368.4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2.21%,成为最大收入来源。新产业收入中,储能设备和高端零部件的收入大幅增加。
此外,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现代服务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90.52亿元、28.39亿元,占比为21.82%、3.25%。其中,城市轨道车辆收入149.30亿元。
从资产方面看,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4634.32亿元,应收账款为984.85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7.80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24.62亿元。
目前,中国中车在基础材料应用研究,轮轨关系研究、高寒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研究、车体疲劳试验研究、服役性能研究、谱系化头型、重载快捷货车核心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仿真验证技术及可靠性技术研究等取得了一批基础性应用研究成果。基于互联网的轨道交通旅客信息服务系统、电力电子变压器、永磁牵引传动系统等一批前瞻性技术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国际竞争力极大提升。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此前到中国中车调研时强调,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永远掌握主动,保持领先优势,更好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走出去”增长明显
一个亮点是,中国中车抢抓全球市场机遇,推动业务全产业链“走出去”。
8月24日,中国中车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与里约州政府签署地铁项目DLS(数据全生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共同研究和开发城市公共交通。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事田敏说,中国中车与里约州政府决定共同开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研发,是中巴深化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的具体体现。其合作成果不仅将造福当地民众,也将助力中巴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质量。
在此之前的8月18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中国中车正式获得智利国家铁路公司颁发的“梅里皮亚和巴图科”电动车组采购项目授标函,这是智利国铁历史上最大的轨道车辆采购订单。该项目是“铁路上的智利”发展计划的标志性项目,新购电动车组用于服务智利国家铁路公司梅里皮亚-阿拉米达和巴图科-金塔诺马尔两条铁路线。
当前,“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中车的重要增长点。
从财报来看,得益于实现的境外交付产品收入增加,中国中车在中国大陆之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营业收入达124.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24%。在轨道交通和新产业业务国际市场领域,阿联酋客运内燃动车组出口,签订新加坡全寿命周期项目,雅万高铁运营动车组全部交付,我国首次出口新能源轻轨车辆成功下线,都成为报告期内的重要成果。
同时,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为契机,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为1357亿元,其中新签海外订单308亿元。在新兴产业业务上,中国中车持续聚焦风电装备、新材料等,重点推动风电装备产品“走出去”,永济电机公司出口南美洲首批大功率风力发电机顺利装车发运,实现了国际化经营转型升级和稳步健康发展;公司获得首个海上风电市场项目订单,实现历史性突破。
● 短期趋势:短期行情可能回暖,可适量买进股票,作短线反弹行情。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已有60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85亿股,占流通A股0.76%
综合诊断:中国中车近期的平均成本为5.92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要点1今日资本先后减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这背后除了自身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外,更大的原因可能来自休闲零食行业本身竞争激烈、增速下滑的行业性特点。要点2主攻下沉市场、主打极致性价比,传统零食品牌面对量贩零食店的崛...
由于股市估值过高,伯恩斯坦将印度股市的评级由中性下调至低配。与此同时,该券商预测,在政策刺激下,中国股市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周四,伯恩斯坦法兴银行集团的亚洲量化策略师Rupal Agarwal和Cheng Zhang发布报告称,印度市场...
要点1其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36亿元到63.58亿元,同比增长48.02%到61.26%;要点2海光信息表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进一步带动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科创板日报》10月10日讯(记者 郭辉)...
要点1福成股份董事长李良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是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的责任;要点2部分投资者对公司不满的原因除了业绩表现不佳,或与公司多年频出内控问题相关。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要点1受下游工业客户投融资不利影响,南模生物近年来业绩持续承压,董事长费俭透露,国内产能的总体利用率水平接近80%,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要点22024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14%,费俭直言海外是拓展重点,下...
本文“中国中车上半年利润增长10.53%背后:新产业异军突起,“走出去”增长明显”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