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截至2022年,我国配备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新型智能网络乘用车销量已达700万辆,同比增长45.6%。
3、配备新能源汽车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比例为48%。
4、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车联网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接近万亿元。
综上所述,优质细分赛道的机会很大。
一、智能驾驶舱领先汽车智能化
在汽车智能化的趋势下,智能驾驶舱将成为快速发展的第一个方向之一。据统计,今年1-6月,国内新车(合资+自主品牌)搭载智能驾驶舱的风险为139.39万辆,同比增长97.88%。
从需求方面来看,智能驾驶舱是驾驶员和乘客最容易感知的智能体验,近年来逐渐成为汽车的营销卖点之一。
从供应方面看,智能驾驶舱在技术实现上比智能驾驶难度低,没有智能驾驶那么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等级划分,汽车企业更容易实现。
在智能汽车的趋势下,智能驾驶舱将成为第一个迎来快速发展的方向之一。据统计,今年1月至6月,国内新车(合资+自主品牌)保险量为139.39万辆,同比增长97.88%。
传统的汽车驾驶舱只能用来显示各种驾驶条件;智能驾驶舱的关键特点是智能,是整个操作系统的空间和交互式数字平台。
目前智能驾驶舱的主要成分可分为硬件(驾驶舱芯片,HUD、电子后视镜等硬件)、三个部分: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触摸识别和生物识别
智能驾驶舱的发展是使汽车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办公的“第三生活空间”的关键。近年来,主要汽车公司和零部件制造商开始关注汽车驾驶舱功能的建设,语音和触摸屏、情感识别、手势识别、人脸识别、移动音乐厅等开始成为主流智能驾驶舱的基本配置。
二、智能驾驶舱平台
智能驾驶舱平台是实现智能驾驶舱各种子系统和功能的软硬件架构。它包括两个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是指由域控制器和各种芯片组成的硬件平台;软件部分主要是指操作系统,Hypervisor、软件平台由中间件、支撑工具等组成。目前,硬件级域控制器大多是通过平台开发的,不同型号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差异化竞争主要是通过上层软件定制实现的,这也反映了当前“软件定义智能驾驶舱”的特点。
驾驶舱域控制器是智能驾驶舱硬件平台。
在智能驾驶舱软件平台中,虚拟层(Hypervisor)车载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Hypervisor 它是在基础物理服务器和操作系统之间运行的中间软件层,允许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共享硬件。QNX主流车载操作系统、Linux、Android、AliOS 等,QNX 以高安全性优势主导汽车仪表系统市场;而且 Linux 自身开源等优势已成为众多定制OS的基础系统;而Android和 AliOS 由于丰富的应用生态,它越来越受到影响 IVI 系统的应用。为了适应现有生态,智能驾驶舱需要同步支持 QNX、Android、Linux 等多操作系统,因此虚拟化平台直接运行在物理硬件上(Hypervisor)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三、智能驾驶舱产业链
智能驾驶舱产业链分为上下游,上游产品基本为软硬件原料和底层软件。
下游为主机厂,组装整车设备,交付给消费者,具有最终定价权。中国企业在这条轨道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拥有一批优秀的一、二级供应商。从几家大公司的产品线来看,国内供应商逐渐形成了自己完善的产品链。在最初的理解中,德赛西威作为一家传统的硬件集成商,中科创达作为一家软件供应商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在现有智能驾驶舱的趋势下,Tier1和Tier2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供应商和主机厂之间的关系不再是零和博弈。过去,垂直汽车产业链复杂冗长,层次关系明显。价值以链条的形式逐层输送。水平越高,提供的价值就越大。智能驾驶舱打破了原有的结构,主机厂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更加多样化和开放。供应商根据主机厂提供的客户需求开发合适的软硬件 n来回跳跃,与主机厂共同研发。从过去产业链的单一环节到上下通源的开放服务,实现平台开放服务。
四、未来智能驾驶舱市场容量
据IHS预测,2021年全球智能驾驶舱市场空间超过400亿美元,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681亿美金。ICVTank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驾驶舱市场将达到1030亿,自2021年以来,年复合率将达到12.7%。随着渗透率的上升和内容的创新,中国的智能驾驶舱市场将保持稳步上升,并可能成为未来世界上最大的智能驾驶舱市场。
预计到2025年,智能驾驶舱控制器出货量将超过500万套,乘用车前智能驾驶舱控制器的渗透率将超过18%,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2%
五、智能驾驶舱主要龙头公司
1,德赛西威
2022年,智能驾驶舱收入117.55亿元,第三代智能驾驶舱产品实现大规模生产,第四代智能驾驶舱系统获得新项目指定,新智能驾驶舱项目年订单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IPU04实现了理想汽车等客户的大规模量产,大量在手订单将陆续实现量产配套设施。
IPU02将推出更多适合国内汽车市场中低至中高价车型的新方案,新智能驾驶项目年订单年销售额接近80亿元。
2023年1月,大规模生产车身控制器,推出成熟的系统方案和产品迭代路线。该产品具有无钥匙进入和启动、智能空调、电动尾门、智能轮胎压力、智能座椅、雨刮控制、智能灯、窗夹、倒车雷达等车身控制功能。
2,华安鑫创
充足的订单。截至2023年4月.26手订单135亿。大部分新订单都是新能源汽车。年化订单接近30亿。2022年收入8亿。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3亿,同比增长84%。
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一是转型提示1,一级供应商。二是与合作伙伴深天马、京东方合资企业成立公司,解决上游供应商合作问题。第三,南通自建工厂将于年底竣工。自建生产线可以解决产能不足和外包减少问题。
3.在华阳集团智能驾驶舱方面,作为HUD独立tier1的领导者,产品端从W-HUD向AR-HUD升级带动价值提升,客户端从自主优质客户延伸到合资企业,将继续受益于HUD的快速成交量
在智能驾驶方面,360环视系统、自动停车系统和“玉眼”技术已应用于多种车型,规划了多种自动驾驶领域控制方案,并相继投入开发。海涵财经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未来智能驾驶舱市场容量”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