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汽车市场在国庆节期间很受欢迎,最受欢迎的是问界M7。自9月12日上市以来,约有5万辆,国庆节期间约有7000辆,创造了历史纪录。问界M7的流行的核心是产品实力的显著提高。华为磨了五年的剑,终于创造了一辆非常优秀的汽车,销售的火已经成为自然。

一、问界新M7起死回生的支撑逻辑:

余承东说:“起死回生,真不容易!”

根据汽车皇帝的销售排名,华为问界M7的销量一度大幅下降。从年初的月销量超过1200台降至6月的400多台。M7连续四个月月月销量不超过1000台,问界品牌销量也萎缩至1万台以下。

经过半年多的惨淡表现,华为的问界汽车起死回生,主要有三个支撑逻辑:

1、新车的价格有优势,销量的大幅上涨推动了赛力斯本身和产业链各方的订单增长。新M7的价格范围为24.98万~32.98万元,比之前的价格(28.8万元)下调了3.8万元以上。与理想的同级车型相比,价格相当优惠。根据内部消息,整个产业链的供应都在加速。

问界M7起死回生的支撑逻辑

2、从供给驱动到供需双驱动,高级智能驾驶功能逐渐向供需双驱动

HUAWEI ADS 2.0于2023年4月启动,率先实现不依赖高精度地图的高速、城市高级智能驾驶,可持续优化迭代智能驾驶算法和场景策略。在中期,华为汽车生态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更高的水平。

新款M7在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两方面进行了升级。从智能驾驶舱的角度来看,问界新M7实现了“三屏满”:配备两个华为车载智能屏系统OLED防蓝光屏,一个15.6英寸的2K中控大屏。由于鸿蒙系统的祝福,手机和上述屏幕可以无缝地将正在播放的电视剧和正在播放的游戏转移到车载屏幕上。三个屏幕也可以在几秒钟内变成“多人会议室”,带来新的办公和旅行体验。

在智能驾驶方面,据报道,新M7配备了HUAWEI ADS 2.0高级智能驾驶系统可以更准确地识别道路和障碍物,大大提高智能驾驶能力。

余承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智能驾驶需要“理解道路”和“理解”。“理解”是指对异形障碍物的识别和处理。“理解道路”需要道路结构拓扑推理,使导航地图更符合现实世界。

问界M7起死回生的支撑逻辑

新M7采用了“激光雷达+视觉感知”的集成方案。多个传感器“互相学习”,不受恶劣天气和光线的影响,全天候都能感知到信号。探测距离可达150米左右,水平探测角度可达120米°,让车辆“看得更远、更广”。

此外,问界新M7还融合了BEV ( Bird Eye View,鸟瞰图 )在感知能力的基础上,GOD也升级了(General Obstacle Detection,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具有较强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支持白名单外的异形物体和不同形状的障碍物的识别。

余承东表示,预计到今年12月,不依赖高精度地图的新M7城市高级智能驾驶辅助将覆盖全国,“全国可以开放”。

3、随后,华为智能选车不断催化。新M7的热销已经得到验证。奇瑞、江淮、北汽等后续车型也将采用“华为智能选车”模式,有望带动行业快速共鸣。

问界M7起死回生的支撑逻辑

11月,华为智能选车业务首款汽车智能S7正式亮相,定位高能大空间智能轿车。新车将于2023年11月底正式上市,超越特斯拉Model S的尺寸和规格。

12月,全景智能旗舰SUVM9计划于12月正式发布。余承东说:“M9是1000万元内最好的SUV,也是路上最强大的SUV。

第二,预计第四季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继续大幅提高

9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首次超过40%,再加上M7的普及。可以预见,第四季度新能源汽车将继续蒙着眼睛奔跑,渗透率将大大提高。如果比亚迪在电气化方面骑得很好,那么华为将成为智能化的同义词。电动汽车取代燃料汽车,智能汽车升级为电动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到来也加速了燃料汽车从市场上的退出。

内卷是行业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卷程度,是历史上最卷的,包括华为、比亚迪、新力量、特斯拉,疯狂的产品迭代,迭代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燃料汽车,传统燃料汽车迭代周期近3年,现在电动汽车迭代周期大大缩短到一年半,有些甚至可以压缩到一年的时间周期,这是传统汽车公司跟不上节奏的关键。迭代太快了。从最初的补贴到现在的产品实力,新能源汽车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竞争格局。

展望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超过50%,可能达到60%。从行业规律来看,渗透率超过50%后会加速,这与智能机器取代功能机器的原因相同。汽车的更换周期更长。这种加速可能没有手机那么明显,但它仍然会反映一定的加速过程,从悲观的50%到乐观的60%。我们取中间值和55%的市场份额。所以明年的增量也相当显著。整个产业链将迎来量价齐增的好日子,这与之前的光伏市场是一样的。

问界M7起死回生的支撑逻辑

三、AITO问界供应商梳理:

OEM:赛力斯、江淮汽车;

轻量化部件:瑞湖模具、明科精技、海泰科、文灿股份、博俊科技、三联锻造;

管线束:川环科技、溯联股份、沪光股份。轮毂:双林股份;

智能驾驶舱:均胜电子;

仪表音响:华阳集团、宝武镁业、上声电子;

减速器:富临精工;

座椅及内外饰:兴业科技、上海沿浦;

车载元器件:京泉华、四会富仕;

进气系统:恒勃股份;

导航与道路协调:启明信息、光庭信息、四维图新;

底盘总成:中鼎、亚太股份;

动力系统:德迈仕、科华控股。海涵财经

问界M7起死回生的支撑逻辑

相关阅读

本文问界M7起死回生的支撑逻辑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