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频道: 行情 / 知识 / 新股 / 要闻 / 基金 /

历史底部,未来市场可以期待在十万亿,跌不休的罪魁祸首

一些令人兴奋的消息很少出现在下跌的光伏中。最近光伏跌了一年多,隆基的一个重磅宣言引起了一些涟漪。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简报会上,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公开表示:“隆基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观点。在接下来的五到六年里,BC电池将成为晶体硅电池的绝对主流,包括双面和单面电池。接下来,隆基的大量产品将走向BC技术路线。”

隆基绿作为光伏行业的领导者,对BC电池的赌注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光伏中,尤其是BC电池概念股,也出现了强劲的反弹。从历史上看,光伏市场的每一轮大市场都离不开政策和技术两个因素,其中政策主导着需求方的变化,而技术带来了供给方的迭代。每一轮的政策周期和技术周期也带来了新旧领导者的交替和行业的起伏。

那么,BC电池是什么呢?在新技术的带领下,下跌50%以上的光伏能否走出新的市场?如何看待光伏未来的投资机会?

过时的P型电池支撑不了新一轮的市场

所谓BC电池,不仅仅是指某种电池,而是一种电池的总称。它是一种生产光伏电池的技术,称为背接触电池技术。听起来很学术,很尴尬,但并不复杂。

光伏电池的本质是利用光伏特的作用,在太阳能的照射下,粒子移动产生电流,然后利用导线收集这些产能的电流进行输电。对于光伏行业来说,技术进步的路径是沿着光能转化为电能效率的演变。无论是硅中单晶硅和多晶硅之间的路线纠纷,还是P型电池对N型电池的研究,甚至是未来钙钛矿技术的研发,其核心都是追求产业转化效率的提高。在一般的光伏电池技术中,光伏电池板前面可以看到各种交错的银白线。这种线是用银浆焊接在电池板上的线,称为“格栅线”。它的功能是收集和导流产生的电流。

由于它在前面,很明显,这些格栅线肯定会影响光的效果,并造成一定的发电效率损失。BC背接触电池将传统的正交错格栅线移动到背面,以减少阳光屏蔽,并尽可能多地使用入射光。这种BC电池既高效又美观。

从这个描述可以很简单地看出,与过去硅单晶、多晶路线选择和P型和N型电池的变化相比,BC电池既不是材料的变化,也不是其他化学材料的变化,而是生产过程的改进。因此,BC电池可以与当前各种主流电池技术相结合,如PERC、HPBCCON等技术的结合、HBC、多术路线,如TBC,目前,经典的IBC电池包括美国SunPower、隆基的HPBC、爱旭的全背接触ABC等。

对于目前的光伏电池市场来说,经过几年的工业化,PERC技术已经成功实现了平价互联网。正因为如此,光伏“平价第一年”后的光伏市场才得以推动。然而,PERC电池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已经达到了23.5%的工业化转型效率,接近理论上24.5%的上限,基本上没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因此,业界一致认为,光伏电池技术迭代的时刻已经到来,不一致的是巨头对下一代主流技术路线的选择。

目前,有几种技术是成熟的,可以提高转化效率,一种是PERC+技术,另一种是TOPCon技术,第三种是HJT技术,也称为异质结技术。根据技术成熟度,这三种技术逐渐下降,但光伏电池转化效率的上限逐渐提高,在工业化层面,三种技术路线的投资成本也逐渐上升。考虑到经济性和技术性,目前市场主流玩家选择TOPCon作为下一代新技术,包括晶科、晶澳、天合光伏巨头在内,TOPCon的产能已经很大。因此,传统的PERC技术逐渐被市场淘汰,产能比例逐渐下降。

如果我们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当PERC技术尚未退出市场,新技术尚未实施时,资本放弃PERC技术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任何制造业中,落后的产能显然都会被取代。但与此同时,各种新技术都在竞争中,在格局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技术投入仍存在较大风险。至于押注BC技术路线的隆基,隆基85GW产能(截至2022年底)中,PERC电池产能近60%。隆基的困境在于,如果选择TOPCON技术,布局已经落后于晶澳、天合等厂商。因此,押注BC电池路线,既可能是对未来前景的乐观,也可能是不得已而为之。这种对光伏技术未来路线的押注,其实也是市场之争。

历史底部,未来市场可以期待

在《十万亿,跌跌不休的罪魁祸首》一文中,我们详细阐述了目前光伏市场前所未有的原因和光伏跌跌不休的原因。从需求方面看,光伏电池在实现“廉价互联网接入”后,对政策有一定程度的脱敏,进入市场竞争阶段。自年初以来,光伏装机量好的光伏企业不断超出市场预期。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1-7月,光伏发电新增装机9716万千瓦,同比增长158%,约占所有新增电源装机的56.44%,其中 7 月新增 18.7GW,同增 174%,环增 9%。目前,光伏累计发电装机仅次于火电,已成为中国第二大电源。1-7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力项目投资4013亿元,同比增长54.4%。太阳能发电1612亿元,同比增长108.7%。仅从国内需求来看,从1月到7月,国内装机量持续超出预期增长。

但问题是,与超市预期的需求相比,光伏供给侧的增长是以倍计的。作为一个技术成熟、未来前景无限的行业,任何企业都很难错过光伏的机会。这不仅推动了行业原有参与者不断扩大生产和生产,而且吸引了大量跨境企业的参与。水产养殖、家电、化工、房地产、服装等企业在硅、硅、电池、部件等主要材料环节不断布局。

到2023年,在资本、跨境企业、行业领导者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市场预计到2023年底,光伏供应端的产能将达到太瓦水平,即1000GW,同比增长2022年底。相比之下,2023年全球组件消耗量在400GW-450GW之间,仅相当于年底组件产能的一半左右。

因此,供需失衡是光伏持续下降的最重要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供过于求的失衡也存在很大的结构性问题,即代表现有技术水平的P型电池比例较高,而代表未来技术趋势的N型电池容量略有不足。P型电池和N型电池的价格往往偏离趋势。

P型电池和N型电池的市场估值实际上给出了不同的定价。对于光伏行业,无论哪种技术最终占据主流,都可以得出结论,光伏电池的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比其他发电方法具有更大的优势,从而进一步提高光伏下游的安装需求。因此,虽然光伏在短期内确实很糟糕,但在中长期内并不悲观。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光伏极低的估值给了光伏板块更高的安全边际。考虑到许多负面和供给侧的悲观预期基本上反映了股价的趋势,光伏指数进一步下跌的空间非常有限。

历史底部,未来市场可以期待在十万亿,跌不休的罪魁祸首

另一方面,从机构对光伏的持仓来看,持仓环比显著下降。截至目前 2023 今年上半年,SW光伏设备板块基金持有总流通A 股的比例为 7.5%;在所有基金的头寸中,SW 光伏设备的比例为 3.2%,环比 2023 年 Q1 下降 2.9pct,持续下降的空间有限,安全边际强。

历史底部,未来市场可以期待在十万亿,跌不休的罪魁祸首

技术迭代带来的市场清算是痛苦的。从需求增长-行业价格上涨-企业扩张-价格暴跌-低端/落后产能清算-供需平衡等环节来看,光伏仍需在市场清算后才能形成新一轮的平衡。因此,即使目前的光伏已经下降了50%以上,也无法得出光伏市场已经达到最低点的结论,但毫无疑问,光伏目前处于底部区域,新一轮市场平衡完成后,新技术将为光伏带来更强的竞争力,迎来新的上升周期。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要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所包含的信息或意见只是意见交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特别注意外,本文的研究数据由同花顺iFind支持]

本文由“星图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封面图来自一图网。

相关阅读

本文历史底部,未来市场可以期待在十万亿,跌不休的罪魁祸首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
看手机移动端,随时随地看 股票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