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10月17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推进5G轻量化的消息》(RedCap)《技术演进与应用创新发展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到2025年:
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实现5G RedCap规模覆盖,5G 实现RedCap连接数千万级增长;推动5G; RedCap芯片、模块、终端等行业关键环节的成本持续下降,超过100个终端产品;5G RedCap在工业、能源、物流、车联网、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应用规模不断提高;选择一批5G RedCap应用示范标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打造5G,实现百万连接 RedCap应用领域等。
围绕上述目标,《通知》从行业标准、产业体系、能力升级、应用创新、示范标杆、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等维度,进一步制定了七项主要任务和四项保障措施,明确了5G轻量化发展路径。
▌物联网时代 5G迫切需要“减法”
5G在中国已经商业化四年了。2019年6月,5G商业许可证正式发放。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5G网络。根据中国信通研究院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中国5G基站总数达到284.4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5.3%,县级以上行政区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县县5G”。
但在应用方面,5G在物联网领域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这主要是因为物联网应用场景非常复杂和多样化,不同的场景,网络速度等网络指标要求不同,一些商业场景不需要如此极端的性能,全部使用5G网络将提高终端使用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使用5G网络的意愿。
在物联网时代,在促进5G进一步普及和5G应用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为5G做“减法”至关重要。
5G RedCap全称为5G Reduced Capability,直接翻译为“5G降低能力(版本)”,由于全球5G标准组织3GPP定义新技术标准,旨在减少终端支持带宽、接收天线数量、降低调制阶数,降低终端成本和功耗,降低施工成本和使用功耗,更有利于5G的推广应用。因此,5G RedCap在业内也被广泛理解为“轻量化5G”。
前几天举行的5G 在RedCap行业论坛上,ZTE无线产品规划总监郝瑞晶更具体地指出,5G RedCap可以通过终端能力切割大大降低成本、功耗和尺寸,继承5G的高质量能力,实现5G网络性能和成本平衡,进一步促进5G规模应用,扩大5G应用场景,同时充分满足应用场景的需求。
▌产业初具雏形 预计2023年机构将具备商业能力
RedCap的产业节奏是什么?
此前,Counterpoint预测,5gredCap模块于2024年问世,RedCap于2027年开始大规模应用,到2029年出货量超过Cat.4.华安证券3月份的研究报告称,目前的行业进展超出预期,整体进展可能提前一年。
该机构的分析师陈静进一步指出,在短期内,RedCap应用侧重于工业无线传感器、视频监控和可穿戴设备三个场景。同时,RedCap的测试验证也在寻求智能网络汽车、电力配电等场景的突破。然而,传统的5g芯片成本高,RedCap芯片和模块的推出有利于加快上述5g应用规模的实施。
国信证券马成龙指出,高通、紫光展锐、联发科等主流芯片厂商和国内外领先的无线模块供应商积极参与和推动RedCap的发展进程。目前,RedCap行业已初具规模,预计2023年和2024年将具备商业能力。
总的来说,RedCap还处于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产业链的合作。据《科技创新板日报》不完全统计,这些上市公司已展开布局: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物联网时代 5G迫切需要“减法””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