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降维,这个词近年来非常流行。我们经常可以从各种媒体平台上看到。例如,新闻标题经常说,一家公司遭受了竞争对手的降维打击,或者一家巨头进入了一个行业,对现有玩家进行了降维打击。
因此,这个词在目前的商业报道中经常使用,但事实上,“降维”这个词最早是科幻圈的一个词,来源于刘慈欣的著名作品《三体》。
《三体》一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桥段,据说宇宙中有一个比人类更高层次的文明,叫做歌手文明。我偶然发现了人类的存在,然后按照黑暗森林的规律消灭了地球作为潜在的威胁。
那么如何消灭地球上的人类呢?很简单。他们使用一种叫做二向箔的工业奥林匹克。这种二向箔的功能是降低维度。它可以使处于三维空间中的物体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并立即成为一个只有长度和宽度的二维平面。一般来说,只要抛出二向箔,地球就会立即被压缩成一张照片,那么人类在三维空间中自然无法生存并灭绝。这就是所谓“降维”打击的由来。
这是一个听起来很悲惨的故事。当文明遇到文明,在狭窄的道路上遇到女人和男人,在低级文明中,面对高级文明没有抵抗力,高级到低级,就像人类踩蚂蚁一样容易,我摧毁你,与你无关。
如果我们分析科幻小说中的降维攻击,我们可以发现它有两个要素:
第一,由于文明发展阶段的不同,进攻者和防御者已经完全处于不同的层次;
第二点是,在弱防御阵营中,面对进攻不能像样抵抗,只能抓住等待死亡,进攻者将很容易取得毁灭性的胜利。
有些朋友可能想问,类似的降维攻击只能发生在科幻作品中吗?在现实世界中,是否也会上演进攻者和防守者处于不同水平,对手几乎无法反击的进攻。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虽然现实中没有二向箔这样可怕的攻击武器,但降维攻击案例还是很多的。
为了让你清楚地理解,我将首先使用一个军事案例来解释降维攻击是什么。这个案例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胜法国的战斗。
相信大家都知道德国攻打法国的背景。后来,德国继续扩张,吞并周边国家的德语区。
然后在1939年,德国攻击了受法国和英国保护的波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组成了一支联盟军,与德国竞争。
从纸面上看,盟军的实力明显更好。这五个国家共有135名教师,可以动员近3500辆坦克和2000架飞机。作为盟军的主力军,法国仍然是当时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更不用说英国远征军的帮助了;
德国略显弱势。起初,它远不如法国领导的盟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军队数量。
除了拥挤和装备齐全外,法国还占据了“地理位置”的优势。他有一条“马奇诺防线”,绵延数百公里,气势恢宏,声称永远不会被打破。
要说这道防线也很有趣。它最初是建造的,因为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了德国的损失,所以它从痛苦中吸取了教训。为了防止德国人再次战斗,它花了很多钱来建造这项防御工事。
整个防线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外部非常坚固,周围配备了大量重机枪碉堡,以及阻挡坦克和装甲车的路障;
而且建筑的内部空间也很宽敞,甚至可以跑有轨电车,各个关键点之间四通八达,形成一个致密的网络。
这是当时欧洲最宏伟的军事建筑。每个人都认为,只要防线还在,德国人就永远不会打架。即使他们在边界上做任何进攻尝试,他们也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样看来,这场战争似乎还没有打过,德国人已经输了。毕竟人数不占主导地位,武器装备不占主导地位,连地理位置都不占主导地位。
然而,众所周知,从1940年5月10日战争开始到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最终结果不到六周。
德国之所以在表面劣势下以弱胜强,逆转整个战场局势,本质上是一句话。当时的德军和法军根本不是一个维度上的物种。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德军是一支以装甲兵为核心的军队,而法军是一支以传统步兵为核心的军队。
德国陆军显然比法国陆军高一个维度,所以德国攻击法国完全是在降维攻击。
让我详细解释一下这种差异。
首先,众所周知,坦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一种新型武器。它是由英国人发明的。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壕战中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没有受到法国军队的重视。
在法国人看来,坦克只是步兵的附属工具。虽然他们有大量的坦克,但它们是非常传统的想法,所以他们把坦克分散到每个步兵公司,只是用来支持步兵的战斗。
但当时德国的军事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虽然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但陆军精英基本保留。
一批以古德里安为首的德国中将开始围绕坦克这一新武器进行军事战术改革,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装甲兵军事理论体系。
简单来说,装甲兵军事理论体系是指以坦克为核心的作战单位的建设。坦克必须集中使用,坦克不能被步兵速度减慢。它应该组织成一个单独的装甲师。以坦克为主力,步兵由自行火炮、装甲车、卡车等机械设备组成摩托车单位,形成相互配合的装甲战斗集群,保持相同的高速机动性。
然后,根据装甲兵的军事理论,德国军队形成了一套新的战术思想,即著名的“闪电战”理论。综上所述,在空军的配合下,装甲师在一些关键点上取得了突破,然后利用速度优势穿插到敌人的后方,占领桥梁和道路等关键目标,切断正面敌人与后方的联系,包围有效力量。
然后装甲师继续前进,在敌人反击的动员准备期和后续防线堡垒的布置和施工期间,迅速进行反击,使敌人没有喘息的机会,无法建立深防线,无法获得反击的机会,直到军事单位崩溃。
装甲兵理论和闪电战思想改变了德国军队,这与仍然坚持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军事思想的国家开辟了巨大的差距。
1939年,德国以装甲兵和闪电战的战术入侵波兰,这是装甲兵理论和闪电战理念的第一次实践。结果是惊人的。德国只用了18天就摧毁了波兰,一个面积4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可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胜利。
因此,在德国攻击法国之前,如果只从纸面上看,德国的装备比法国差得多。各种车辆只有12万辆,远低于法国的30万辆。即使是德国军队45%的士兵也超过了40岁。然而,由于战术思想的领先地位,德国军队已经是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这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军队不同。
高维军队攻击低维军队,使整个法国战役的具体过程非常简单。德国装甲部队在德法边境的阿登森林地区选择了突破点。
这个地方属于山区,地理条件很差,装甲部队很难通过。
然而,在德国著名将军曼施坦因的计划下,德国制定了一个从阿登森林突破法国防线的计划,然后复制驻扎在比利时的盟军。这就是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或“镰刀计划”,因为在这个计划中,德国坦克部队将像镰刀一样从后面收获盟军。
当时盟军没想到德国会从这个地方突破,所以英法军大部分驻扎在比利时平原北部,整个阿登地区只剩下一小部分二线部队。1940年5月10日黎明时分,德军按计划攻击法国,装甲部队成功突破了阿登地区的法国防线,让法国措手不及。
德国装甲部队突破防线后,充分发挥了机动性优势,一路向英吉利海峡推进,然后反过来抄袭了英法联军的后路。
有一个笑话说,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一边向前冲,一边拿着喇叭向投降的法国囚犯喊道,说你很快就让开了。我们没有时间照顾你。不要在前面挡路。
然后只花了10天时间就到达了英吉利海峡,包裹了比利时和荷兰英法联军的所有主力部队,最后把他们收缩到敦刻尔克。我们都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在消灭了法国北部的盟军后,德国军队转身南下,直接杀死了巴黎。一路上,法国军队成群结队地投降。6月18日,法国宣布投降。
这场战斗只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因此,自二战结束以来,一直有人嘲笑法国,说斯大林格勒的建筑比法国长。
但事实上,一方面,法国的战斗意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削弱了很多,但更重要的因素实际上是军事代际的差异。
换句话说,以装甲部队为组织核心的德国军队和以步兵政策为组织核心的法国军队不再是同一维度的对手。德国实际上正在对法国实施降维打击。
因此,让我们总结一下,在战争中,如果一方掌握了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或更先进的军事思想,另一方的实力将被压垮。
一旦战争开始,战前纸上的实力对比就毫无意义了,最后是高维度 以毁灭性的胜利战胜对手,双方的损失最后一次比较,就会出现数量级的差距。
德国在法国战役中最终伤亡人数约为10万人,但英法联军已消灭200多万军队。
如果两支军队之间的维度差异超过一个级别,那么最终结果之间的差距将更大。例如,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信息化的美国军队与机械化的伊拉克作战,这是完全准确的。许多伊拉克士兵在不知道敌人在哪里的情况下在战场上牺牲了,最后,双方的战争损失比达到了惊人的10000:3、让围观这场战争的国家都感到震惊。
事实上,我们中国人应该对降维攻击有深刻的了解。例如,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装备现代武器的英国军队几乎单方面与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清军作战。依靠舰队,英国人可以从南到北沿着海岸线作战,根本没有像样的抵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在八里桥伏击英法联军。另一方使用枪支排放战术对付蒙古骑兵,蒙古骑兵在冷兵器时代横扫世界。清军冲向距离英法联军1000米的地方。基本上,他们先被英法联军的开花炮弹轮回,然后冲向3000 当米被先进的线膛枪瞄准时,基本上没有骑兵能冲到离敌人50米的地方。这实际上是军队维度的差异。
然而,有一件事需要向你解释。并非所有伟大的胜利都是“降维”攻击的结果。相反,大多数经典战役都在同一维度上竞争,如项羽的巨鹿之战、亚历山大的高拉米加之战、威灵顿的滑铁卢之战、斯大林格勒之战等。双方军队之间没有很大的差距,只是由于战略和战术的差异,一方遭受了惨败。
然而,虽然包含“降维”元素的战斗只占很小一部分,但一旦发生,往往会产生极其夸张的结果。比如德法战役法国投降38天,美国打伊拉克1000-3,英法联军打清军伤亡只有个位数。
因此,在实际的军事对抗中,完全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例如,双方相互决斗,一方掌握了先进的技术、组织或模式,建立了不可动摇的优势,从而完成对另一方的“滚动”,出现了“高维低维”的降维攻击。
如果我们拓宽“降维打击”的定义,延伸到商业领域,我们可以表达这样一句话:在商业竞争中面对传统守旧的竞争对手,如果一个攻击者率先采用新的技术工具,或者率先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挖掘新的价值链等。,从而建立明显的竞争优势,从而碾压竞争对手,在市场份额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作为企业家学习会用降维的思维来考虑问题,主要有两种用途,一种是进攻,一种是防御。
所谓进攻,是指在商业竞争中,我们应该时刻思考如何在一个维度上建立比竞争对手更高的竞争优势。虽然建立高维度的概率不是很大,但一旦完成,这件事的概率会很大,会形成毁灭性的胜利。
所谓防御,就是要时刻思考竞争对手在商业竞争中是否会建立比自己维度更高的竞争优势。
这里的对手包括以前的老对手和以前没有交集的新竞争对手,但可能会进入你的领域。
例如,如果你是一家电子商务企业,你应该考虑社交企业是否会以更高维度的商业模式与你竞争;如果你是一家充电宝企业,你应该考虑那些外卖企业是否会来攻击你。
一旦发现迹象,就要提前做好准备,甚至要考虑失败的可能性,提前找到退路。
对投资者来说,掌握降维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一条轨道上的新旧物种。
虽然很多老一辈的商业巨头都有品牌、团队、资金,企业家能力强,证明了自己,但面对比自己高一个维度的竞争对手,他们往往打不过,失去了体面退出的机会。
苏宁就是一个案例。
在接下来的三次讲座中,我将详细介绍三种具体的降维模式,即使用新技术工具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和重塑新的价值链。我将结合具体案例对这三种模式进行详细的分解和分析,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降维”。
好了,以上就是本课程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听,下次再见。
最后,免费赠送152本金融电子书。
拿走不谢,我叫张寡妇。
百度网盘链接:网页链接
提取码:ojfj
本课程仅供内部交流,禁止商业用途。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科幻小说中的降维攻击,我们可以发现它有两个要素”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