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似乎从2023年预测被无情打脸的经验教训中吸取了教训,故意不敢说得太满;事实上,在这个令人惊讶的行业里,如果你真的相信没有人会害怕表达,打脸也没什么。所以,如果用词只是偏中性乐观,概率很大,他们真的只是偏中性乐观,甚至这种乐观还是酌情增加的。那么,现阶段市场在想什么,又在担心什么呢?下面简单梳理一下。1、目前,市场普遍对2023年GDP增速和2024年逆周期政策的努力持乐观态度。例如,许多证券公司认为,2023年GDP增长的概率在5.2%-5.4%之间,明年GDP增长目标的概率仍将设定在5%左右,向市场发出积极信号。基于这一目标,货币政策仍有可能保持宽松,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的结束,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开放,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仍可以预期。财政政策更值得期待。2023年,财政赤字率超过3%,达到3.8%左右,市场预测2024年仍将超过3%。随着赤字率较高,三个项目(城市村改造、经济适用房建设、平急设施建设)可能明显加快,房地产经济拖累预计收窄;同时,随着地方债券的有效性,特殊债券、特殊国债、政府债券和长期基础设施债券预计将继续宽松,基础设施投资将再次加快。市场普遍对出口持乐观态度,主要边际利好来自美国。2018年至2022年,对美出口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7%,2023年1月至10月的比例不足15%,属于典型的低基数。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正进入库存补充周期,加上中美关系的边际改善,预计中国对美出口将保持低基数增长,帮助整体出口复苏。尽管中美关系存在不确定性,但在市场上,至少在2024年上半年(下半年选举),中美关系仍处于边际改善红利期,不会拖累出口。此外,市场对明年CPI和PPI的走势也给出了更乐观的预期。与今年的负值区间相比,市场判断2024年CPI站稳1%以上,预计PPI将在第二季度转为负值。价格上涨意味着名义GDP增长表现更好,后者与企业收入和利润高度相关,意味着企业利润水平触底反转。2、悲观共识主要来自房地产和消费。与2022年底市场对房地产复苏的乐观预期相比,经过一年的“毒打”,目前市场对房地产复苏的预期要低得多。虽然市场普遍认为2024年房地产的拖累效果低于今年,但大多数房地产销售稳定都没有希望。结合短期供需,在保险交付楼的支持下,新房供应(已完工未售出)仍在增加。受投资性住房入市加速的影响,二手房上市量逐渐增加;在需求方面,受买涨不买跌的影响,短期观望情绪强烈,需求意愿不高。供过于求,结果商品房交易仍处于“量价齐跌”状态,短期内无止跌迹象。
在房地产销售继续下滑的背后,房价继续下跌,房地产企业不愿意获得土地。前者继续通过财富效应抑制居民部门的消费倾向,后者继续通过土地销售收入传递限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扩张。同时,建筑材料、装饰、家具、家电等房地产链仍将受到抑制。此外,虽然城中村改造可能会加快,但城中村改造周期较长,不应高估其短期对冲效果。2024年,房地产新开工投资概率仍将记录个位数下降。广义房地产占GDP的20%-25%左右。房地产的持续低迷使得市场对2024年的经济复苏斜率持相对谨慎的态度。一般来说,趋势仍在上升,斜率不高,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反复曲折。市场对消费复苏的预期远不乐观。今年1-3季度,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3.2%。出口和投资表现不佳,被动增加消费比例。事实上,今年的消费并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居民的消费信心仍然很低。
居民消费受收入预期和财富效应的影响。自今年年初以来,出口负增长,投资下降,居民就业信心不稳定。即使失业率下降到较低水平,收入预期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至少在2024年上半年,居民收入预期难以从根本上改善;在财富效应方面,考虑到房价尚未停止下跌,财富效应很难改善消费抑制。总体而言,2024年消费的可能性仍将继续疲软复苏。此外,中长期因素,如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率放缓、经济老势头减弱等,还将继续发酵,影响市场信心。3、外围因素的不确定性来源,仍然是主要的不确定性来源。一方面是美国经济和美国债券利率的不确定性。对于2024年的美国经济,市场仍存在差异。一些机构认为美国经济疲软,一些机构认为美国经济将严重衰退,一些机构甚至开始警告美国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也是衰退,但是衰退的深度不同,背后的政策意义和影响也不同。就国内投资者而言,他们主要关心美国股市的表现和美联储何时开始降息周期。前者将影响a股的风险偏好,后者将对国内货币政策空间产生重要影响。在过去的两年里,美国的经济表现一再超出预期,打击了机构对预测未来的信心,2024年难以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是中美关系和地缘冲突的不确定性。2024年是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选年,给全球地缘格局带来了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美国大选结束前,中美关系可能会再次陷入低谷,从而对中国对美国出口和先进制造业产生新的影响。4、虽然投资前景对2024年宏观政策和GDP增长仍有预期,但受房地产下行和消费疲软复苏预期的拖累,市场对A股市场指数市场的预期较低。当无法判断指数市场的高胜率时,2024年的整个投资前景似乎很弱,甚至充满了纠结:乐观,不敢太乐观,让人们不知所措。即使是2022年和2023年这样的熊市,考虑到年度层面从来都不缺结构性市场,结构上也有亮点。因此,2024年结构性市场的亮点是什么?大的结构风格,主要是价值和成长。事实上,即使是结构性市场的推荐,也充满了纠结。很少有机构对“价值优势”或“增长优势”做出明确的判断。主流建议是基于情景假设的二分法:当稳定增长政策强大时,价值优势;当稳定增长政策低于预期时,增长优势。至于稳定增长的政策实力如何?还是边走边看。总之,年度投资预测主要是不确定性。作为投资者,该如何应对?过去几年的情况表明,证券公司的年度预测大多是错误的。因此,看到偏悲观的预测,也不必真的悲观,就当也是错的。投资需要遵循常识。回归能力圈,回归基本面,相信平均回归,相信经济长期发展前景,选择低布局,耐心持有。【注:市场有风险,投资要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包含的信息或意见只是观点交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由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宏言原创,为“薛宏言微语”
下一篇:狗用尖吻毒蛇血凝酶新药注册申请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2024年中国经济和a股投资前景分析”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