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两市周一再次大幅调整,跌破2800点整数关口。近期市场出现了加速触底、反复震荡的趋势。市场信心不足,做多的动力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今年以来,市场延续了2023年的调整趋势,市场没有逆转,因此投资者需要更多的耐心等待市场信心的修复。从各项指标来看,目前市场具有许多底部区域特征。例如,许多新基金无法发行,甚至零认购,沪深300的市盈率接近10倍。从历史上看,在几个历史底部,上海和深圳300的市盈率约为十倍,两个城市的交易量也大幅萎缩。所谓的土地成交量看到了地价,这也是投资者情绪低落和底部的表现。
统计局上周公布了2023年的经济数据,2023年中国经济出现了一定的复苏。亮点是集中消费有较好的恢复性增长,尤其是节假日效应明显,但投资增长率低,出口增长率低。经济三驾马车主要由消费驱动,带动经济增长。到2024年,预计中国经济将继续复苏,但需要不断加大政策面,以提振经济增长和需求。在我国物价指数方面,CPI连续三个月出现负增长,说明当前经济需求不足。要加大投入,加大消费力度。因此,要保持低利率、宽流动性、宽信贷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努力,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发行国债可以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采取措施来化债,减轻地方债的压力,提振投资增长率。在消费方面,国家发改委表示,要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这是拉动消费最根本的一点。一方面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工资收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工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稳定房地产市场,提高居民的财产收入,提振股市,形成盈利效果。这是提高居民财产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2024年政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是扭转市场悲观情绪的根本措施。作为经济晴雨表,股市的改善取决于投资者对经济增长预期的改变。目前市场悲观情绪较大,甚至出现一些恐慌性抛售现象,这也是市场底部区域的特点。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保持清醒,避免盲目跟风,等待合适的时机,更有意义。从历史上市场的起伏来看,市场恐慌也是好资产最便宜的时候。市场恐慌往往导致投资者情绪波动。当市场波动加剧时,冷静观望是明智的选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恐慌很容易导致人群决策偏离理性,产生羊群效应,导致市场剧烈波动。这些投资者在市场上波动很大,在加速触底时保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是更明智的决策。做价值投资,要敢于逆向布局,尤其是很多优质公司的价格比高点大打折扣的时候。要进行价值投资,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是上帝送给价值投资者的礼物,但又有多少人能接受这样的礼物。很多时候,心态比专业分析更重要,因为通过财务指标看哪些公司是好公司并不难,但当这些好公司的价格下跌时,他们能否在市场低位保持信心和耐心,抓住这些好公司打折的机会。当市场在底部反复波动时,一个关键是等待市场的低迷过去,等待市场信心逐渐恢复,以便看到市场是否极端,迎接下一轮市场上涨。预计2024年市场将走出前低后高、先抑后扬的趋势。因此,当市场在年初加速触底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多看少动,等待市场完成触底,等待市场到来,以便抓住下一轮市场的机会。从经济复苏的角度来看,202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复苏。与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历史高点相比,A股和香港股市无疑在全球资本市场的估值下跌。与其追求历史新高的股市,不如在a股和港股估值较低的市场寻找被错杀的好公司。从长远来看,好公司的价格会慢慢上涨。从历史上看,几乎每一家好公司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都创下了新高,所以这次也不例外。
10月10日,上交所再次举行券商座谈会,现场宣讲并购重组最新政策精神,并就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听取意见建议。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联合、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东方证券、广...
来源:券商中国作者:时谦今天早盘,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经过一段下挫之后,很快就被多头拉起。而从盘面来看,以代码601开头的大盘蓝筹股(亦是高股息板块)今天表现非常突发,红利ETF大多涨幅在4%左右水平。那么,究竟又是何逻辑呢?分析...
中字头及红利资产全天保持强势,沪深两市交易量连续第4日突破2万亿元!市场对后续政策的期待仍在升温。今日(10月10日),A股三大股指走势分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32%,深证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全市场个股涨多跌少,超30...
要点1通化东宝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质押率高遭质疑,公司董事长李佳鸿称,系东宝集团投资项目周期长造成;要点2业绩方面,李佳鸿预计称下半年公司营收将逐季恢复;要点3公司还对新产品销售情况做了介绍。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何凡...
要点1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赛轮轮胎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约六成;要点2天然橡胶、炭黑、合成橡胶等生产原材料均有涨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轮胎公司宣布产品涨价。财联社10月10日讯(记者 肖良华)海外市场需求持续旺...
本文“202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复苏”由壹米财经整理发布,欢迎转载收藏,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壹米财经】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